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六十三章 洛阳(三)(第 1/4 页)

    鲍勋的阿谀奉承让众多世家大臣都有些不舒服,同时也没有让司马懿和陈群两个人感觉到多么的舒服。

    不过这不妨碍他继续说下去。

    “如今虽然洛阳城之中各方势力轮番登场,但是论起实力来,还是我等世家的实力最大!”鲍勋说的颇为激动,“如今三公九卿尽是我世家大族之人,便是贾诩也不得不退了下去。

    这般大的势力,我等只不过是未能联合在一起,未能做到最大的地步罢了,另外就是我等顾全大局!

    我等完全不需要在乎他们是什么想法,只要他们敢于放肆,我等就奋起防抗,定然能够让他们不敢轻易妄动,我等需要做的,就是完全的听从陈群大人和司马大人的话,让我等继续昌盛下去!”

    鲍勋这些话说出来让陈群和司马懿两人脸色变得完全不同,陈群是满脸的喜色,丝毫没有掩饰,而司马懿则是慢慢将眼睛眯了起来,看向他的眼神十分的不善。

    刚刚鲍勋虽然将他也好一顿夸赞,但是在司马懿看来,这就是赤裸裸的捧杀。

    除了他们两个人之外,还有一人的脸色颇为难看,那就是在黄初三年接替贾诩成为太尉的钟繇,一个岁数比贾诩还要大的太尉。

    (钟繇升任太尉也是世家的博弈,这次博弈看似起源于黄初三年,其实在建安二十五年,他就已经开始了。

    钟繇是谁,颍川长社钟家的当家之人,当年的司隶校尉,一人镇压偌大的关中,将当初被西凉军团给弄报废的西凉之地再次给抬了起来,这是何等的不容易。

    论家世,颍川钟家,天下间一等一的家族势力,钟家和陈家一样都是从祖父那一代就开始发家致富的,而且和陈家一样的是,他们两家都是靠着名士的头衔混出来的。

    钟繇的祖父钟皓就已经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了,颇有些高行不说,更是一手创立了颍川的钟家。

    第二代的钟家四子,那更是在最坏的年代生生的混成了最大的名声。

    钟迪是钟繇的父亲,官位只是颍川郡的主簿,郡主簿,压根入不了朝廷的脸面的这种官职,然后最后却是得到了偌大的名声。

    他辞官不做了,而他辞官不做的原因是因为党锢之祸!

    党锢之祸是什么,那是朝中一群达官显贵反对宦官参政,然后双方打的不可开交之后,最后官员士大夫输了,被迫终生不得再次入官,这其中有过数次党锢,每一次都能让一个声名赫赫的人被一脚踹下去。

    其中这段日子是延熹九年,一直延续到中平元年,最后还是因为黄巾之乱,北地太守皇甫嵩拿国难做文章,这才将这场延续了足足十八年的大乱平定下去。

    但是被党锢之乱弄下去的人都是什么人,最大的主力就是那些反对宦官当政,被王公大臣和外戚当了枪使的太学生们,除了太学生之外,还有一群人,太尉陈蕃,大汉名士,司隶校尉李膺等人。

    这群人和一个小小的颍川郡主簿有什么关系,这就纯粹是用来蹭热度的,如果当时有这么个词儿,那就是蹭热度。

    特别是在颍川主簿钟迪之后,他的弟弟,钟繇的叔父钟敷也跟着将这句话放上来了,因为党锢不出仕!

    这个更加的优秀,钟迪好歹是当上了颍川主簿,然后说自己因为党锢之祸不干了,他的弟弟钟敷更加的优秀,压根就不去,理由还是因为朝中的党锢之祸。

    凭良心说,钟家将这个热度蹭的是真的相当的好,之后老三老四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党锢之祸在中平元年终于结束了,他们俩也没啥什么靠谱的理由了,干脆就是不出来了,安心在家中当自己的名士。

    就这么一个情况下,两代人六个名士的支持之下,钟繇终于横空出世了,然后和曹操相识之后真的做的相当的不错,司隶校尉之间,无论是民生还是田亩,军事还是诸侯,他在关中都算是做到了当时能够做到的极致了。

    但是钟繇的身份不单单是一个司隶校尉,他还是一个世家,同时还是一个大汉的重臣。

    司隶校尉只不过就是钟繇在曹操麾下的实权官职,但是他的官职可不仅仅如此,两代人六个人的支持,他在汉朝的仕途那也是风生水起,再加上他对于已经危机四伏的汉室还有着很大的恩惠。

    在钟繇进入仕途的时候,曹操那时候还和他只是有神交,并没有说谁真正的投靠谁,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了孝廉,然后担任尚书郎和阳陵令,之后他辞官之后也没有被遗忘,更是改为了黄门侍郎等职。

    兴平二年,李傕胁迫献帝,钟繇与尚书郎韩斌共同谋划献帝出逃。同年,献帝逃出长安,成功东归,钟繇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后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根据之前的功劳封东武亭侯。

    这一点在他的本传之中就有不少的记载。

    《三国志·钟繇传》: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是时,汉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乱长安中,与关东断绝。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傕、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繇说傕、汜等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傕、汜等用繇言,厚加答报,由是太祖使命遂得通。太祖既数听荀彧之称繇,又闻其说傕、汜,益虚心。后傕胁天子,繇与尚书郎韩斌同策谋。天子得出长安,繇有力焉。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并录前功封东武亭侯。

    之后在曹操的麾下再次坐镇关中,一路让关中稳定,抵抗了雍凉之地的诸侯,马家以及韩遂等人都清理的十分服帖,这就是大功,曹操也非常的赞赏他,甚至将他在关中比作当初萧何在高祖的后方。

    诸多功劳的钟繇,从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一干就是十几年,兢兢业业!等到魏国在曹操封公之后也就成立了,而钟繇也就变成了大魏国的大理,然后更是被升任为相国!

    等到了曹丕成为了大魏的太子,还专门赏赐给钟繇“五熟釜”,在釜上铭刻文字说:“於赫有魏,作汉籓辅。厥相惟锺,实干心膂。靖恭夙夜,匪遑安处。百寮师师,楷兹度矩。”

    这是不是就是相当的厉害了,甚至可以说钟繇当初那就是大魏国的一种最高荣誉了,然后....

    建安二十四年,钟繇受魏讽谋反案牵连,被免官!

    建安二十四年,魏讽之案可以说是曹丕自己一手炮制出来的案子,所以这个时候曹丕将重要给弄下去,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因为他已经是相国之位了,若是不弄下去的话,日后不好再提拔上去,还是因为别的。

    但是在曹丕称王称帝之后,出现了些许有意思的事情。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即王位,钟繇又任大理。同年,曹丕称帝,改任钟繇廷尉,进封崇高乡侯。

    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延康元年,同时也是黄初元年,钟繇被恢复了地位官职,甚至成为了廷尉封为高乡候,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黄初三年,也就是两年半之后,钟繇代替了贾诩成为了太尉,转封平阳乡侯。

    那个时候的三公也是被曹丕所称赞的最好的三公名臣,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同是曹操时的名臣。曹丕在一次退朝后对旁人说:“这三公,都是一时的伟人,后世大概难以为继了!”

    《三国志·钟繇传》:文帝即王位,复为大理。及践阼,改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并先世名臣。文帝罢朝,谓左右曰:“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

    但是这里面的太尉,却是非常的有意思,也就是说他取代贾诩这件事,很有趣。

    贾诩是在黄初元年,曹丕称帝之后成为的大魏太尉一职,也算是报答了贾诩这么多年对他的支持了,同时还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又分食邑二百,封其幼子贾访为列侯,任命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可谓是一门荣誉了。

    但是在黄初三年,贾诩的太尉一职被抹去了,换成了钟繇,这个看似没有问题对吧。

    帝问诩曰:“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对曰:“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据险守要,泛舟江湖,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文帝不纳。后兴江陵之役,士卒多死。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子穆嗣,历位郡守。穆薨,子模嗣。

    这个是《三国志》之中记载的在曹丕和江东大战的时候,双方开战之时的事情,按照上面所说,贾诩是公元147年所生的,而他七十七岁的时候去世的,算起来应该是223年到224年,不过算起来应该是223,曹氏伐吴回来回来之后的六月死去的。

    而公元223年是什么年头,黄初四年!

    黄初四年贾诩死去的时候,还是曹氏的重臣,也就是说那个时候曹氏没有将他罢免,而且还带到自己的身边,同时也没有找到他再进一步的各种争取,也就是说贾诩在黄初四年....还是太尉!

    黄初三年的时候,钟繇拿下了太尉,黄初四年,贾诩还是太尉,这就十分的有意思了。

    曹丕不可能同时安排两个太尉出现在朝堂之上,可是黄初三年的事情也是千真万确的一件事,所以说作者翻看了当时的官场和各个人物志之后,发现了另一件事!

    王朗并不是世家,很多人将世家争夺天下的锅全都算到曹操和曹丕身上,就是因为他们提出了九品中正制和大量任用世家!

    但是曹丕执政的几年之中任用的却绝大部分都是小家族或者是寒门子弟。

    程昱在升任三公之前就已经死了,那么在黄初元年到黄初三年,这曹丕称帝最重要的三年时间之中,他朝堂上都是什么人物。

    军方已经不用多说了,曹家曹仁,曹彰,曹真,曹休以及夏侯家的夏侯尚,夏侯儒等人牢牢掌控着军方!

    那么朝堂上呢,曹魏权利最大的无非就是三公九卿了。

    那么前三年的三公,分别是太尉贾诩,寒门之中的老人了,毋庸置疑!

    司徒是华歆,他不过就是一个小世家的出身罢了,别说代表世家了,恐怕连他自己的家族他都代表不了!

    司空就是王朗,很多人都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大世家出身,毕竟姓王,毕竟他的简历特别的漂亮!

    但是很不幸他和太原王家没有关系,王朗原名王严,是东海郡郯县人,根本就不是太原王家的人,和王允,王雄,王凌等人压根就不是一类人!

    他之所以后面的简历非常的漂亮,完全是因为他曾经在游历关中的时候,拜师杨赐,算得上是半个杨家门徒,但是杨家却没有接受他这个门徒。

    以后他在杨赐死后直接弃官不做了,为杨赐守孝算是还了杨家的恩情!

    之后更是被陶谦相中了,从陶谦那里开始一点点发迹的。

    之后无论是升任徐州治州从事,还是转任会稽太守,乃至最后用了数年的时间逃出江东而投奔曹操,他都没有家族帮助的样子!

    也就是说,当初的三公,太尉和司空是寒门出身,华歆是小世家起来的,中原诸多大世家全都没了动静!

    作为世家领袖的三个人,颖川陈家陈群是尚书令,长社钟家钟繇是大理卿,关中杨家直接已经没了动静!

    所以说世家大部分的力量都变成了尚书陈群及其麾下了!

    若是曹操时代的尚书也就罢了,毕竟当年的尚书令堪称天子脚下第一亲信,可谓是无冕之相了!

    但是曹丕确是没有让这个习惯继续!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剑名不奈何 女配没有求生欲 着迷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顶级猎食者 是心跳说谎 反派肆意妄为[快穿]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疾风吻玫瑰 HP同人之格林童话 看鸟吗哥 良辰美景好时光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新婚燕尔 嘘,国王在冬眠 元始法则 第三十二封情书 入戏(娱乐圈) 金牌调解员[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