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秋(第 3/4 页)
可是门下省对昨日贡院议题有了疑议,说如今太上皇正暂居于开宝寺中,如若大兴土木,必将打扰他老人家清修,况且西边是皇陵所在地,稍有不善便会破坏了我朝命脉。陛下思虑片刻,让京都牧与礼部再商议出合适的地点。
众人称诺,采苓心中却七上八下,恨不得扔了手中握着的茶杯,快速跑出宫去通知袁杰遗:不能买啊!千万别买!买了就只能用来种田,挖个水渠没研究妥当,搞不好就破坏了当朝命脉,届时坐大牢是小,项上人头保不保得住还两说。采苓忽觉双手有些发抖,却故作镇定,恭恭敬敬再送了一盏茶。陛下瞥见她的异样,微微蹙了双眉,她却只敢低着头,退到一旁站好。
等了半日,议事已结束,兵部竟也没派个人前来汇报情况。采苓心中早已忐忑不定,四下张望,直到沦为监查的侍茶女官上前来提醒她该退下了,她这才极不情愿跟在侍女的队伍中离开。
当日恰逢中秋,太皇太后于紫微宫中设宴,陛下、后妃、王爷公主及家眷都出席,沈牧迟回来时已是亥时三刻,给她带了个小锦盒,打开来里面有一颗黄澄澄的月饼,上刻“花好月圆”。
她望着月饼,又举目望一眼白玉盘似的月亮,中秋天气,忽觉一丝凉意,不禁皱了眉头。
“不高兴?朕这不是回来陪你过中秋了吗?”沈牧迟有点内疚,“或许你有什么别的愿望,朕今夜都满足你。”
她看着眼前之人,仿佛找到了指路的明灯,连忙试探性问:“出宫行吗?”
“休想。”须臾已是和缓的语气,‘朕说过五年期满要走要留都随你。”
“陛下误会了,奴婢的意思是出宫一晚。也不用一晚,当夜回来也成。”她连忙求道。
“出宫一晚?做什么?”他忽然很好奇。
还能做什么,无非是要通知袁大哥千万别买西郊土地,今下午已经打听到杨陶陶告了病假,恐怕七日内不会出现在大内,她若是再不采取行动,只能追悔莫及。 “京城里每年中秋节都有灯河,今年奴婢也想去放一盏灯船。”
“只为了放灯船?”他问。
明显是不相信的语气,她依旧是硬着头皮点了点头,只差一点便要跪下来求他。他却已经吩咐了玉安备车,自己回内殿换衫。玉安回禀一切准备妥当后,穿着紫色常服的他拉着她的手就朝殿门走,采苓连忙挣脱,“陛下,更深露重……”
一个冷冷的眼神瞥过来,她已经不敢再多说一字。
长安是座不夜城,亥时末依旧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他们在安宁河东岸下车,少女们摩肩接踵都要去渡口放一盏灯船。采苓却没有放灯船的心思,她的心早就飞上东喜楼了。
“没准备灯船?”他将她的焦虑看在眼里,轻声问。
“是啊。不如我们别放了……”
话才刚说了一半,他似变戏法般从背后拿出一盏荷花灯船,红烛火摇曳,“快去放。”
“哪里来的?”仍然忍不住要问。
“向人买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