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秋(第 2/4 页)
话说这一日,她收到通知可入殿奉茶,早高兴的哼着歌混在队伍的最末,奉茶女官将她拎出来,安排在最前面,她一脸茫然。
女官道:“从今往后,采苓便只为陛下奉茶。”宫女们面面相觑,却仍不敢有半句怨言,只鸦雀无声候在殿外。
采苓却异常局促,侍奉陛下茶水是奉茶女官的职责,她不过是个奉茶备选,能给大臣们端杯茶都要等有宫女病假才能得到机会,怎么能直端端冲入云霄般成了御前奉茶。女官态度很坚决,看来是奉皇命行事,她也不好争辩,只得硬着头皮煎茶、煮茶、再奉茶。
大臣们喝的茶是早就煮好放在一边,奉上时半冷半热,唯独陛下的茶需要当堂煮,茶香扑鼻,送到陛下的手中。采苓虽素来喜茶却不煮茶,手法自然生疏,,好不容易捧了一盏茶去,沈牧迟喝了半口,眉头微皱,将剩下大半杯交回玉安手中。转目瞧去,奉茶女官正焦虑地盯着她。她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潜心学习茶技,争取尽快烹煮出天底下最好喝的茶。
正经工作虽然受挫,打探消息却有眉目。只听那礼部尚书建议道:“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各州府省会已设立贡院,而殿试通常在礼部南苑进行,因地方狭窄,一来无法严防考试舞弊二来怕发生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所以恳请陛下在长安城郊设立贡院。”
“科举选材乃国之大事,朕也早有此意。京都牧,你可有适合的地点推荐?”陛下问。
“城郊以西十里开宝寺附近,向来是文人趋之若鹜之宝地,臣举荐此地,不知圣上意下如何?”京都牧拱手道。
“嗯,好。”陛下颔首。
采苓慌忙控制住激动的心情,待礼部议事完毕,兵部再来议事时她已是心猿意马,只盘算着城郊以西十里的地值多少钱,买来盖个学孰好还是客栈好。
只待中途休息,她混到廊上,抓住陶陶的衣袖将之拖入灌木丛中,陶陶正要一掌将之锁喉,见了是她,连忙责道:“别逼本少在禁宫内犯罪!”
两人相互觑一眼,来不及笑,采苓告诫道:“帮我向袁大哥传个话,京郊十里以西开宝寺附近的土地有多少买多少。”
陶陶满眼发光看着她,她又拍拍他的肩膀道:“放心,届时少不了你的好处。”
两人这才肆意笑出声,来往的内侍只觉灌木后似有猫狗骚动,统统嗤之以鼻。
干成了这一票,采苓心中大喜,忽觉上天待自己不薄,总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很快京中巨富的红榜单上,打头的就该是她“姜采苓”这三个字。届时岂不威风!
“朕见你今日心情不错。”一前一后走在宫道上,陛下问。
“嗯。是不错。跟着女官学了半日的茶艺,估计明日再奉的茶能入陛下的口。”她笑道。
“你煮的茶不是不好。”陛下垂下眼来看她,“是不够好。”
倒是真诚,奉茶女官自小学茶艺,哪里是她能比的,自然是怎么泡都不够好。“知道奴婢做得不够好,还让奴婢给您奉茶,是故意看奴婢的笑话?”采苓仍是笑着。
“你要端茶送水。端的茶自然只能给朕,即便是清水一杯,也只能给朕。”他昂首阔步朝前走去,月华如练洒在他玄黑龙袍上,袍脚处用银线绣着密密的如意祥云图案,在月光下熠熠生光。她连忙快行了几步,跟在他身后,觉得今夜美如画。
次日垂拱外殿,沈牧迟终于喝干了她煮的一碗茶,心中澎湃不已,就和当初东喜楼出了新的菜式大受欢迎、宾客络绎不绝一样,令人分外有成就感。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