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去姥姥家(第 3/4 页)
韩母听了,笑着说:“你二婶这个人啊,人不坏,就是太听她娘的话了,她娘呢,才不管闺女过的好不好,只要是闺女能给她拿回钱去她就满意了。”
韩母叹了口气,说:“你二婶啊,等到在娘家那里吃了大亏了,就知道好歹了。她想不明白,一大家子过日子,就算是分家了能怎么样?有事了不还得有钱出钱有人出人吗?分家?谁分家之后就一推六二五什么都不管了啊,那不是分家,那叫断情分,这样的人,等到需要别人帮衬她的时候,谁来帮衬?”
韩母说:“凤鸣啊,你是个女孩子,以后的时候是要嫁人的,这嫁人啊,不是嫁给一个人,是嫁给一家子人呢,家里人口多了,事情就多,事情多了,就容易有矛盾,做儿媳妇媳妇的人呢,不要管太多的闲事,好好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就好,又不是一个爹妈生的,人跟人之间的情分都是一点一点的攒出来的,你对人家好了,人家还能不记着你得好吗?吃点亏没什么,不要总是盯着眼皮子底下的那点事情。”
韩母看着盯着自己仔细听着的小女儿,笑了笑,说:“现在跟你说这些有些早了,不过你跟凤清的脾气性格不一样,凤清到了哪里我也放心,她性子要强,嘴也跟得上,你跟她不一样,话少,性子也绵软,我跟你爹啊,就怕你在外面被人欺负了。娘跟你说这些话你先记在心里,吃点小亏没什么,大是大非的认清楚了,老天爷还是疼憨人的。”
凤鸣一琢磨就知道韩母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这是很侧面的教导自己,在外面吃点小亏不要放在心里,韩母害怕凤鸣性子内向,吃了亏自己找不回来,放在心里窝憋自己呢。
凤鸣笑了笑,说:“您这话我都记下了,您放心好了,我不会吃了亏窝憋自己的。”
韩母看小闺女明白自己的话,笑着说:“明白就好。”
立丰领着凤涓,又是看小人书,又是讲故事,要不俩人就窝在炕头上看电视,立丰是个能容人的孩子,因为比凤涓大,把自己放在哥哥的位置上,让着凤涓,凤涓逐渐的喜欢上大爷家里的生活,觉得在大爷家里很好,虽然比不上跟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但是比起在姥姥家里,真的是好了很多很多,所以,也不挂念自己的家了,闲了就去奶奶家里,跟哥哥一起陪着躺在炕头上的爸爸,吃饭的时候就到大爷家里,大娘做饭好吃,还有哥哥姐姐陪着,凤涓觉得吃着好吃。
凤涓觉得大娘是个好妈妈,大娘做馒头,让家里的孩子帮着揉面,完了立丰想要自己做个自己想要的馒头,凤涓也就跟着一起做了,大娘没有因为俩人做的不好看就给重新揉了,而是给蒸了出来,出锅之后凤涓把那个已经看不出形状的馒头拿到奶奶家里,给自己的爸爸还有哥哥看,获得了爸爸跟哥哥的一致好评。
第二天,就是腊月二十九了,一大早村里开面包车的就开着车来到韩家门口,韩父韩母把要给姥姥带过去的东西都搬出来,车子拉着凤鸣还有东西就往姥姥家走去。
要见到姥姥了,凤鸣的心情很是激动,路不是很好走,车子走的不快,凤鸣从车窗往外看去,远处的村庄都是一副炊烟袅袅的景象,空气里飘荡着食物的油炸过的食物的诱人的香味,远远近近的还会有零星的鞭炮的响声。
开车的司机是个话少的人,凤鸣也不是个话多的,俩人就这么很沉默的开着车往姥姥家走,司机来过姥姥家,还记得路,汽车直接就开到了姥姥的家门口。
姥姥家门大门开着,凤鸣下了车,对司机说:“周大叔,我放下东西咱们接着就走,麻烦您稍微等我一下。”
年底下各家各户事情多,很多人家也要租车到外面去,凤鸣也是知道这一点,想着把东西放下来就赶紧跟着车回家去。
听到大门口的动静,姥姥出来看,看到是凤鸣,开心的了不得,说:“凤鸣啊,我这还想着你呢,你就来了,我先看看有没有长高了。”
凤鸣站在姥姥的跟前,说:“长高了,姥姥,我娘说我春天的裤子短了呢。”
姥姥说:“真好,我们凤鸣又长高了呢,怎么就是你自己来了啊,你爹你娘呢?”
凤鸣说:“我家里事情太多了,爹娘得在家里忙活,全权委托我来,姥姥,不会我自己回来您不开心了吧?”
姥姥赶紧拉着凤鸣的手,说:“这是说的哪里话,你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凤鸣说:“我还给您买了好东西呢,司机师傅还有事,我得跟着回去,我把东西给您弄好了,保管您见了开心的不得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