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去姥姥家(第 2/4 页)
大姑说:“她们基层的工作人员,越是到了过年过节的越是要安排人值班的,既然是为人名服务,那就得服从组织的安排。”
韩母说:“真是辛苦啊,咱们家致宁受累了。那你让致宁过来家里吃饭吧,离得不远,吃了饭再回去正好。”
大姑说:“没事,小小年纪受累能叫累吗?不用管他。”
帮着把东西都搬到车上,大姑要急着回去,午饭都没吃就走了,陈致诚跟着一起走,奶奶已经决定过了年先不回大姑家里了,她得在家里好好的看着二叔,二叔这次受伤,其实伤的也是奶奶的心啊。
凤鸣自己就开始琢磨着要带点什么去给姥姥,自从送凤清去上学,见过姥姥之后,凤鸣就没有再去看过姥姥,姥姥在大姨家里住了几天就待不住了,让大姨把她送回家里之后,大姨跟 韩母都去看过几次,韩母回来说,姥姥说在哪里都不如在自己的家里住的舒坦。
每年过年,大姨都会给姥姥准备很多的年货,买两套新衣服,这些吃的穿的姥姥自然是不缺了,不过姥姥喜欢新鲜的东西,镇上一家小卖店进了一些折叠的红灯笼,因为价格有些高,卖的不是很多,凤鸣去买了一些,看看还有塑料的窗花,又买了些,拿回家韩母见了,笑着说:“哎哟,你 这些东西真的是买到你姥姥的心里去了,你姥姥喜欢这些东西呢。”
凤鸣说:“我姥姥喜欢的是那些好看的花花草草,我是想给姥姥买些开的正艳的花的,可惜没有卖的。”
韩母说:“大冬天的,那开的正好的花弄出来就冻坏了。谁出来卖那个啊,你拿着这些东西去就挺好的。”
凤鸣说:“姥姥家里的肥皂啊,洗衣服什么的都还有吧?”
韩母说:“这些啊,你大姨早就买好了,你大姨可是个细心的人,把你姥姥从头打扮到脚。”韩母想了想,说:“你大姨是个好人,知道咱们家里孩子多,日子紧张,从来不跟我计较这些,但是我知道,你大姨啊,都是偷着买好了拿过去,这些我都知道的。”韩母说这些话的时候有些自责。
凤鸣见了,拦着韩母的肩膀,说:“可是大姨没有生俩闺女啊,我可是知道我姥姥喜欢闺女,我从小跟着她长大,她总是跟我说,还是小闺女贴心啊,给她养活个小外孙女陪着她。”
韩母说:“那也是我跟你爹没本事,把你送过去偷着养。”
凤鸣说:“看您,钻牛角尖了不是,我姥姥啊,才不看重那些东西呢,我姥姥看重的是孩子们对她的心,咱们心里有她,孝敬她,她就最开心了。”
韩母说:“你说这些话让我听了真高兴,好了,赶紧收拾一下东西,明天一早你就去,中午就不要在你姥姥家吃饭了。”
凤鸣答应着,又把准备带去姥姥家的东西清点了一遍,韩母去村里开面包车的那家人家说了明天要用车的事情,回来就到了午饭的时候了。
二叔在奶奶家里,韩父跟韩母做饭就得把二叔爷三个,奶奶小姑的一起做了,奶奶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奶奶每年回来都是跟着韩父韩母一起吃饭,年初二大姑来了接着姥姥就走,谁知道今年二叔出了这个事情,二叔在奶奶家里,立勤跟凤涓在这里陪着,韩父韩母自然是要准备所有人的饭了。
凤鸣帮着韩母做饭,韩母看了看放在缸里的粮食,说:“我待会再和面,咱们接着蒸馒头,这些估计是不够吃的了。”
凤鸣想了想,说:“要不咱们蒸点糖包吧,我喜欢吃那个。”
韩母说:“行啊,怎么不行,待会我去买点红糖,唉,我从结婚之后就开始给这个家里做饭,一开始是摊煎饼,那个时候我都不会摊煎饼,跟着你奶奶学会的,再后来生活好了就是蒸馒头,家里人多,一蒸就是一大锅,一大锅吃不了几天,我就觉得我总是在和面,发面,揉馒头,这一下就是十几年呢。”
凤鸣说:“我看二婶就不愿意过这些大家口子的日子,您没有跟二婶似的想过分家之后各人过个人的日子吗?”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