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过元宵(第 1/4 页)
奶奶的炕桌山一番热闹之后,看看已经七点多了,韩父跟二叔陪着奶奶,韩母带着几个孩子,一行人就出了家门,去北边大路上准备看烟花。
韩家镇上正月十五放烟花是好些年就沿袭下来的传统了,家家户户挂灯笼,那灯笼很多是自己家里扎制的,走在韩家村的大街小巷就会看到各种造型的灯笼,凤鸣家里有两个大红的灯笼,那个是过年的时候年五更里挂的,等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呢,就把家里自己扎制的灯笼挂出来,是两个大红苹果造型的灯笼,还有两片绿色的叶子,是有一年韩父带着家里的三个孩子群策群力做出来的。
大街上已经是人山人海的,正月十五就是个玩的节令,大家到处赏花灯,三五好友相携着到镇上看烟花,很多都是从十几里甚至是二十几里路远的地方过来的。
放烟花的地方在镇政府前面的那条路上,百十来米的地方已经清空了,镇上的工作人员维持着现场的秩序,韩父跟奶奶没有到近前,就在大路边找了个地方站着,一会烟花放起来,离的近了也不好。
到了时间,一声令下,各式各样的烟花冲天而起,然后再天空四散开来,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凤鸣仰着头,看着那些让人惊艳的烟花,耳边是一阵一阵的惊呼声,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最后的烟花到了天上之后,四散开几个小小的红灯笼,随着风慢慢的飘向了西南方向。
深蓝色的天幕,东边一轮明亮的月亮,那些小小的灯笼慢悠悠的飘走了,也让这个焰火晚会落下了帷幕。
看烟花的人意犹未尽的站在那里,犹在回味刚才让人留念很久的画面。
韩母一直拉着自己家里的几个孩子,让凤鸣跟立勤看好了立丰跟凤涓,人这么多,有个什么万一真的是很吓人的事情。
立丰还要凑到近前去看看那些已经放完了的烟花,奶奶说:“立丰啊,你不要去了,你回去,帮着奶奶去散香好不好?”
立丰说:“奶奶,好啊,我跟立勤去。”
正月二十三辞灶送灶王,除夕上坟祭祖,年五更放鞭炮送钱粮敬天地,初五破五迎财神,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是春节整个的仪式。而正月十五闹完了元宵,沉静之后散香,则是再一次的祈求神明保佑自家阖家幸福,万事顺利。
大街上已经有人在烧纸钱,送钱粮,有些人家的家门口也插上了星星点点的燃着的香,走在街上,一阵一阵好闻的香的味道迎面而来,这种香一般是用松木的粉末恩一些添加的香料好药剂粘合压制而成的,点燃之后散发出好闻的松木的味道,一般都是过年的时候点,所以,闻到点燃的香的味道,凤鸣也就觉得有了过年的感觉了。
奶奶回到家里,拿着已经打好的纸钱,韩父则是拿着一大把已经点燃的香,院子里每个屋门的两边都已经挂上了挂在墙上的小小的香炉,里面放上一根燃着的香,大街上已经有好些人家在烧纸钱,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拿着燃着的香,围着自家插起来,还要到街上去,插在路的两边。
韩父把手里的香交给几个孩子,都插完了之后,韩父带着到奶奶烧纸钱的地方,说:“都过来磕几个头,保佑你们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
立丰说:“爹,还得保佑我们学习进步。”
韩父说:“学习进步不进步的在你们自己,那个就不用了。”
凤鸣跟着也磕了三个头,再看看满大街散香的人,奶奶说:“好了,咱们回家吧,回家炸元宵吃。”
几个孩子高兴的答应一声,跟着奶奶回了家里。
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元宵是滚的,汤圆是包的,其实是差不多的东西。
用猪油再加上白砂糖五仁熬好了之后晾凉了,切成小块,制成了元宵的馅,然后就放在一个特制的滚筒里面滚,糯米粉稍微的有些湿润,这样,慢慢的那点元宵馅就越来越大,直到滚成一个一个的元宵。
白天街上很多卖的,韩父买了几斤,准备晚上炸元宵。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