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韩父韩母的隐忧(第 1/4 页)
小姑一个人很低调的走了,头天晚上收拾了行李,带着奶奶给放上的一些东西,拿着韩父韩母给做好的一些简单的吃的,背着行李,孤身一个人,坐了早上的早班车,去了市里的火车站,然后从那边买火车票去她工作的那个城市,凤鸣就是想要去送一送她都没让,只是让凤鸣好好的学习,不要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小姑就这样又离开了家,下一次回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小姑走了之后,奶奶心情很不好,家里谁都能够看得出来,凤鸣还特地在中午吃了午饭的时候过去看了看,奶奶看到凤鸣过来了从橱子里拿出一些点心,让凤鸣带着去吃。
凤鸣其实不知道要怎么样安慰奶奶,小姑是她的孩子,因为工作的原因一走就是好久,甚至很长时间都没有孩子的音讯,这些对于一个当母亲的人来说都是很残忍的事情,凤鸣见到奶奶之后,竟然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只是陪着奶奶在炕上坐了一会,到了去学校的时间,从奶奶家里出来,推着车子就走了。
二叔现在恢复的很好,不过还是不能做太大的动作,厂里得过了正月十五才上班,他在家里能够自己做饭,奶奶每天过去看看他,大姑已经订好了,正月十六来家里,接着奶奶过去。
凤清已经开学走了,凤鸣觉得家里好像一下子空了很多,原来相聚在一起之后再分开心里是这样的寂寥啊,慢慢的适应了几天才适应过来,但是心里却有了期盼,盼望着下一次全家聚在一起。
凤鸣有时候会想,这就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回家过年的缘故吧,不论多元,不管事千山还是万水,哪怕是大雪封路,也挡不住人们回家的热情,就好像努力一年为的就是能够过年的时候回家,而回家,跟家里人一起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过大年,是很多中国人一辈子的执念。
正月十五,学校就上了半天课,上午的课上完了就放学了,而且第二天还不用上早自习,所以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回了家里。
凤清没有回来,不过中午给家里打电话,说大姨带着马明粤去学校给他还有赵民送了好吃的,有炸肉,还有一只烤鸡,大姨让他们跟宿舍的人分着吃。
韩父半下午就开始置办晚上的就菜,已经跟二叔说好了,让他们一家都过来,听立勤说,他妈有些松动,说是请她过来吃饭,她既没有反对,也没有答应,立勤说他跟凤涓再好好的劝一劝。
奶奶跟韩父商量着在院墙上开门的事情,凤鸣家厨房跟杂物间的上面是带着半人高的花墙的平屋顶,楼梯跟西屋之间有个不到两米的院墙,开门的话就只能从这里开,而且这段院墙也是盖平屋之后又垒起来的,把这段院墙直接拆了就可以,但是就这样敞开着不好看,韩父的意思是请人做个月亮门,有了这个月亮门,又好看又方便。
凤鸣给韩父打下手,韩母在准备蒸馒头,年前家里蒸的馒头已经吃完了,正好明天大姑要过来,早上韩母发了三大盆的面,得蒸三大锅的馒头呢。
一家人忙活着,小小的房间里夹杂着油盐酱醋的味道,还有面粉发酵的味道,凤鸣深深的沉浸在其中,仔细的去感受,细细的去品味,她觉得这样的平凡的生活,这样的烟火气,其实是最让人眷恋的生活,年轻的时候觉得这样的生活很琐碎,很平凡,去外面打拼,吃着那些精致的食物,逛着那些高档的场所,但是,午夜梦回,最想回去的还是那个曾经自己生长的地方,守着自己的父母,看着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做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这样的很平常的生活场景,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甚至是奢望的事情。
凤鸣帮着韩父把要做的菜整理出来,然后就去帮着韩母揉馒头,因为晚上镇上要放烟花,立丰早就跑得不见人影了,他跟自己的小伙伴去镇政府门口守着,那边已经有人在整理场地,听说今年要放很多的烟花呢。
韩母说:“立丰真是的,这么大的人了,就知道出去玩,也不知道在家里帮着干点活。”
韩父说:“男孩子,总是贪玩了些,等他长大了,就不爱出去玩了。”
韩母说:“你怎么知道?万一他一直不收心怎么办?”
韩父说:“我小时候就这样啊,咱娘也是整天管着我,咱爹就是这样说的,你看我现在,多顾家啊,哪里还想着玩啊。”
韩母笑着说:“你都四十了,再想着玩不让人笑话了吗?”
韩父说:“这个爱玩跟年龄可没有关系呢,你看咱们村里,有很多吃了饭碗一丢就凑到一处打扑克的,那就是还有一块玩心,跟年纪大小的没关系。”
韩母说:“他们也不想一想,自己的媳妇跟着去干了一天的活,回家里还得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他们连个碗都不帮着洗,怎么好意思呢。”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