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 同行们共同做出的选择(求订阅)(第 4/4 页)
另外,类似于《自然》子刊,要求列出详细的实验步骤、作者贡献等。
最后,重点来了,作为《自然》大子刊级别的期刊,《焦耳》稿件处理速度非常快。
其中一篇稿件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如下:
received: april 25, 2015(投稿:2015年4月25号)
revised: may 22, 2015(修改:2015年5月22号)
accepted: june 5, 2015(接受:2015年6月5号)
published: july 3, 2015(正式发表:2015年7月3号)
这是许秋没有想到过的,从投稿到接受只用了40天,而且还包括一次修改。
之前他投《自然·能源》的文章时,也查了几篇《自然》大子刊稿件的关键时间节点,它们没有列出稿件修改的时间,不过大多数文章应该都是有修改的,其中一篇是这样的:
received: 22 november,2015(投稿:2015年11月22号)
accepted: 16 march,2016(接受:2016年3月16号)
published: 23 april,2016(正式发表:2016年4月23号)
从投稿到接受花费了四个月的时间,这是《自然》大子刊的平均稿件处理时间。
而且,许秋翻了五篇文献,这个时间就没有低于三个月的。
当然,如果是nc这样的非《自然》大子刊的子刊,审稿速度就比较快了。
像之前他和学妹各发了一篇nc,审稿速度就是比较正常的,和am、ees相当,大概一个多月时间。
因此,许秋估计这篇《焦耳》文章只要他写的足够快,可能发表的速度会比之前那篇《自然·能源》还要快。
ps:由于剧情需要,文中出现新刊的时间和现实中不是完全对应的,现实中《焦耳》是2018年创刊,《自然评论材料》和《自然·能源》创刊于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