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 拿了十几个诺贝尔奖(求订阅)(第 4/4 页)
  但是也很容易想象,在取得突破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长时间无法产出成果的窘境。
  比如,连续五年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成果,发不了像样的sci文章,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要是这样的教授放在国内,基本就凉凉了,学生看你没成果,就不会主动找过来,自己去招也招不到好生源,国家见你没成果,自然科学基金也不给你批,就没有科研经费,同行或许不会奚落你,但肯定会把你当做一个边缘人物,不闻不问。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既没有经费,又没有学生,还没有sci学术成果,如果当初是签的非升即走的岗位,学校院系可能会直接让你滚蛋,如果是正式编制,可能会在其他地方缩减你的资源,比如减少实验室的面积,像这次江弯搬家,要是一没钱二没文章,就只能拿保底的实验室,一间40-70平的实验室。
  而国外,比如霓虹国、漂亮国教授都是终身制的,对教授们来说比较有保障,就算没有成果,基本的支持还是到位的,至少能让你延续当前的研究。
  当然,这种终身制确实有很多弊端,比如会斩断年轻人的上升通道。
  不过,在客观上也让获得终身教职的人可以安心科研,不用考虑一时无法产出成果而面临的各种破事。
  像隔壁的霓虹国,在2001年以前,诺贝尔奖获得者只有9位,为了改变现状,他们推出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并表示这个计划可以让霓虹国在50年内拿到30个诺贝尔奖。
  然后接下来的几年,霓虹国平均一年拿一个诺奖,十几年拿了十几个诺奖……
  这种情况,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但终身制教职,让他们可以不轻易更换研究方向,不盲目追逐热点,抓住一个方面去探索,这肯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或许这也是国内开始深化科研圈子改革的一大原因吧,现有的制度确实存在很大的弊病。
  许秋继续翻看文献。
  这时,他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一篇jmca文章,有人居然开发了一种叫做itic2的材料。
  ps:大家情人节快乐哈,单身的祝早日脱单,非单身的……嗯,应该没时间看小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