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452 大会风云人物,力压全场(求订阅)(第 2/4 页)

    “伐南理工大学的梁浩贤……”

    “最后,我们课题组的工作,将由我的学生许秋进行汇报……”

    轮到许秋的时候,场下的“啪啪啪”声音最为激烈。

    毕竟在场的不少人都是许秋的同学,而且以学生的身份在大会上进行汇报,会更多的博得人们的注意。

    陶焱还起哄般的吼了一嗓子“好!”,本来他看到这么乌泱泱的一片人,打算签个到就跑路的,可现在听到了许秋的名字,决定留下来听一听。

    本科毕业后,两人虽然时有联系,课题组办公室也挨得很近,但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熟络了。

    陶焱也想看看许秋现在科研做到了什么程度。

    介绍完与会嘉宾,魏兴思继续主持会议:

    “首先,我们有请开南大学的龚远江教授进行汇报。”

    “龚远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他的团队在am、jacs、ees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超过20篇,h因子为35,与2013年入选“长江”学者……”

    “龚远江汇报的主题是,全小分子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进展,大家欢迎!”

    伴随着掌声,龚远江上台,接替了魏兴思的位置,开始汇报: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能够在大会上首个汇报,我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课题组近一年来的一些工作……”

    许秋在下面一边听着龚远江的报告,一边盯着自己电脑看。

    马上就要轮到自己汇报了,许秋稍微有那么一丢丢的紧张,主要现在还出现了预期外的突发情况,他不仅要面对参会的老师们,还要面对自己的同学们。

    不过,紧张归紧张,该做的工作也不能落下。

    在龚远江汇报的过程中,许秋同步用电脑记录着对方讲述的内容。

    龚远江一听就是经常做学术汇报的老手,语言节奏把控的非常好,之前选择把他安排在第一个出场,也是为了开个好头。

    现在他们算是转型成功,搭上了itic系列非富勒烯这条顺风车,成果斐然。

    龚远江一共汇报了五个工作,两篇am,一篇aem,一篇jmca和一篇acsami,是一个系列的工作,基于小分子给体材料的改性。

    改性的方法和许秋优化itic系列受体材料时有点类似。

    最开始开发一种材料作为基准,然后通过制备器件、实验表征时得到的反馈,对分子结构进行不断的微调。

    每调整一次,就发表一篇文章。

    性能提升幅度比较大,就是大文章,性能提升幅度比较小,就是小文章。

    这也是应用型研究的本质,说白了,就是不断的试错。

    排除开挂的因素,大佬和普通研究者之间的差别,就是大佬试错的时候成功率会更高一些。

    也因此他们拿到的资源会更多一些,这样最终出成果的期望值最高。

    半个小时很快过去,龚远江顺利的完成了首场汇报,在回答了台下听众的几个问题后,魏兴思无缝衔接,登台继续主持会议:

    “接下来,有请许秋为大家汇报。”

    “许秋是我们课题组的直博生,一年级,也是目前组内有机光伏团队的负责人,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非富勒烯受体,在《自然·能源》、《焦耳》、nc、am等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许秋汇报的主题是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进展,大家欢迎!”

    许秋今天特意穿了正装,在上台前他整了整衣领。

    然后,他朝侧后方的课题组成员们看了一眼,学妹回应给他一个满满的笑容,段云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当他与魏兴思交错而过时,魏老师也递过来一个鼓励的眼神。

    他又往远处看看,陶焱等一众同学也冲他点了点头,大多数人都没有离开。

    看到有这么多人在支持他,许秋突然没那么紧张了。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最开始,我们设计了一种名为idt-icin的分子……”

    “之后,我们将idt升级为idtt,扩大了中央d单元的共轭长度,开发了一种名为itic的材料……”

    “现在,基于itic的最新衍生物idic-4f,也就是刚刚被接收的《自然·能源》工作,器件效率达到13.5%……”

    “最后,我们把近期的工作总结在了《焦耳》综述上,同时对机光伏领域的未来进行展望……”

    许秋按照之前预定的顺序汇报,时间控制的非常好,二十九分钟结束。

    当一篇篇的文章如同走马灯似的被展示出来的时候,台下的师生们低声的议论纷纷。

    许秋的同学们,虽然之前都听说许秋以博士生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国奖,但是并不知道其中的评奖过程和细节,只知道最后的结果。

    现在这场汇报听下来,他们顿时都明白许秋为什么能力压正统博二、博三的学长学姐们,斩获第一了。

    单看这成果数量,估计得是第二名的好几倍吧。

    而在场的老师们,尤其是和魏兴思往来不多的老师,他们之前虽然知道魏兴思组里发表了不少文章,但看到这些文章数量的时候还是被吓了一跳。

    仅仅一年时间,一个只有不到十人的团队,产出了近三十篇高质量的文章,简直是“高产赛母猪”啊。

    而且,关键之处在于,这些文章都和台上的那位相关。

    许秋不是文章一作,就是文章二作。

    同属学术圈里的人,他们对文章作者排序的意义可是门清。

    对于大多数的课题组来说,假如发表了30篇文章,来自组里的5个学生,那么平均分配下来,大致上是每人10篇一二作文章,比较分散。

    而假如一个学生把组里全部的30篇文章,都挂上了一作或二作,就说明组里的全部工作,这个学生都是主要参与者。

    这是非常夸张的现象,表明这个学生的实际贡献量,大概率已经超过了课题组的导师。

    在场的老师们顿时明白,为什么魏兴思要力推许秋了。

    如果文章冠名完全是按照贡献来的话,现在许秋的成就,已经在魏兴思之上。

    许秋演讲结束后,台下爆发了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大约持续了半分钟才停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刺青 攻玉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上瘾 白色口哨 仵作惊华 雪意和五点钟 敬山水 甜妻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文物不好惹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杀死那个白月光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你比北京美丽 猫咪的玫瑰 小蘑菇 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