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 莫文琳:我这个第三作者还真是实至名归呢(求订阅)(第 1/4 页)
下午两点,魏兴思突然出现在216门口,说道:“许秋,韩嘉莹,你们俩那篇jacs的审稿意见也已经返回,我转发到你们的邮箱了。”
许秋点头应下,这篇文章他和和韩嘉莹是共一,学妹排在了他的前面,因为涉及的体系是h22:itic,而h22主要是学妹开发出来的,三作挂的是莫文琳。
许秋打开电脑,和韩嘉莹一起查看审稿意见,莫文琳也拉了个凳子坐在后面围观。
浏览了一遍审稿意见后,许秋发现这次学妹的这篇jacs比他刚被接受的am“运气差了一些”,遇到的审稿人比较严苛。
虽然三个审稿人给出的意见都是正面的,但是修改起来比较麻烦,最终编辑的意见是大改,期限二十天。
1#审稿人要求补充共振软x射线散射(r-soxs)表征测试。
这个测试,许秋在一些国内同行发表的文章中偶尔能够看到,也知道去魔都光源就可以测试。
不过,r-soxs测试的线站和giwaxs不是在同一个线站,需要单独申请机时才能够测试。
和giwaxs用到的10或18千电子伏特的硬x光不同,r-soxs用到的是284.8电子伏特的软x光,主要用来表征薄膜中的相分离信息,也就是可以测试得到相区的大小。
对于传统富勒烯衍生物的体系来说,激子扩散距离通常在10纳米的尺度,最佳体系测试得到的相区尺度通常在10-20纳米左右。
审稿人比较感兴趣的地方是,这种新的高性能itic非富勒烯材料,会不会在相区大小上有什么独特的表现。
这倒是给了许秋一个之后研究的思路,不过现在手里没有机时,显然是来不及测试了。
每年3月份、9月份,光源会审批两次申请书,他们应该能赶得上9月份的那一场审批,审批通过要测试也是明年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许秋转头说道:“莫文琳,你来撰写一下r-soxs的申请书吧,我等会儿把之前申请giwaxs的模板给你,你把里面的giwaxs替换成r-soxs,再替换一些描述即可,比如把‘表征分子堆砌结构’改为‘表征相分离形貌信息’,只要完成首次申请,日后就可以通过发文章申请奖励机时实现永动。”
莫文琳点头应和:“好的。”
韩嘉莹问道:“这个意见怎么回复呢?”
许秋不假思索道:“只能先应付过去了,可以这样回复,我们非常感谢你的意见,但由于客观原因无法测试巴拉巴拉……”
2#审稿人表示“恭喜又一非富勒烯体系的效率突破10%”,然后要求“出具电池器件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