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341 再次喜提一篇AM(求订阅)(第 1/4 页)

    周五早上,许秋收到了魏老师的邮件,他投稿am的pce10:itic体系,已经返回了审稿意见。

    这次am的审稿比较快,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不像之前pce11那篇许秋足足等了两个月。

    返回的审稿意见,只有1#审稿人和3#审稿人两个意见,2#审稿人不知道是没空审稿,还是意见被编辑给干掉了。

    两个意见都是正面的,其中一个是建议直接接收,另外一个列出了五个小问题,都不难回答,也不需要额外的补充实验。

    许秋也没有太过意外,虽然徐正宏他们把ada非富勒烯领域的效率上限提高到了11%,但在现阶段,其他ada体系的效率大多数都还在5%、6%徘徊。

    因此,对于itic这个结构比较新的非富勒烯材料,凭借8%的光电转换效率,发篇am并不算难。

    受到魏兴思的影响,许秋也养成了每次拿到审稿意见都先猜测一波对方身份的习惯,这回的两个审稿人,从语言风格来看,他判断都是国内的同行。

    许秋盲猜其中的一个意见,是来自开发出idtbr系列的徐正宏课题组,因为对方在审稿意见中吹了一波idtbr系列的分子,而且,之前在投稿的时候,魏兴思在建议审稿人那一栏也写了徐正宏和龚远江。

    龚远江应该是没有被选为审稿人,不然以他和魏兴思的关系,多半会过来通个信,表示“你的文章到我手里了”。

    不过,现在和龚远江有了以莫文琳为基础的合作之后,魏兴思这边出去的文章,龚远江就不会再被作为审稿人了,因为一般sci期刊在选择审稿人的时候会回避掉和投稿人在同一单位的学者,以及和投稿人共同发表过文章的学者。

    至于为什么选择徐正宏为建议审稿人,一方面,两个课题组研究的体系确实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徐正宏在有机光伏圈子里的风评还是不错的,是个比较纯粹的科研人,不喜欢搞那些弯弯绕绕的。

    而且,到了徐正宏这种已经达到顶尖“长江”层次的学者,想要更近一步,登顶院士,除了上面有位置空出来这个硬性条件以外,还需要带动整个领域能够发展起来。

    一个领域想出头,单靠一两个课题组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理论上徐正宏打压其他同行短期可能有好处,但并不符合他的长期利益。

    其实,体制里也是类似的,zz斗争确实存在,毕竟越往上位置就越少,权力核心就那么寥寥数人,只有把其他人都挤下去,自己才能升上来,但只会斗争,而没有实际成绩的人是肯定上不去的。

    尽管如此,许秋还是觉得把稿件送给一个利益相关的审稿人,有些冒险,这就是在赌对方能否给出公正的意见,要知道人性可是经不住考验的,他之前逛论坛的时候就看到过有人投稿被拒了,拒稿人就是他们自己建议的审稿人之一,和他们在进行同类的研究。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文豪1978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男神,你人设崩了! 重燃青葱时代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讨逆 修罗剑神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巅峰学霸 牧者密续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神州战神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重回1982小渔村 国民法医 超级修真弃少 龙王令
最多阅读 捞尸人 好运时间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斗爱之冠 覆水满杯 忤逆本能 蜜桃甜 慢性沉迷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盖世神医 仵作惊华 火焰戎装 雪意和五点钟 山有木兮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完美无缺 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