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发展(上)(第 2/4 页)
但没想到,今天周子就又进宫来了。
看着仍对着自己喋喋不休的周子,姬康很是无奈。
陪同在姬康身旁的侍官令王从,以及长大夫韩非、鞠武,包括宫卫军统领田光等人则显然对这样的情景“见怪不怪”了,都把脑袋暗暗低下发笑。
占据了邯郸之后,姬康下诏把在临淄的周子调来,让其协助治理赵地。
不要说,周子这老头是很能干的,燕国的各项政策乃至措施,在赵地皆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让姬康很是满意。
唯一让姬康不满意的是,就是周子这老头太能“叨叨”,不断挑姬康的毛病,而且人家也不怕姬康,不管姬康愿不愿意,接受不接受。
这,就很尴尬了!
看着周子这老头好不容易住嘴了后,姬康咳嗽了一声,满面带笑地对周子道:“先生,寡人知错了,请先生放心,今后寡人再不这样了。”
“王上能认识到不对,臣甚慰,请王上今后以燕国为重,万万不可……”周子看着姬康,如往常一样又劝谏了一番,才告罪而去。
把这老头送出去宫殿之后,看着老头远去的背影,姬康不由喘了口气。
……
邯郸的事情搞一段落之后,在阁相剧辛、粟腹等人的催促下,姬康与邯郸周子等众臣商量后,决定于八月初从邯郸返回蓟都。
新设的邯郸郡,姬康已任命周子为郡守,调任第一军军长荣岩为邯郸郡军马都督,并兼任新组建的陆军第十五军军长,驻守邯郸郡。
荣岩自不用说,担任第一军的军长已经有很多年了,训练军队乃至作战经验极其丰富。在姬康心目中,让周子这个老头担任地方行政官员,治理一方也是非常合适的。
周子品性没得说,责任心也较强,让他来赵地,也方便赵地民众对燕国更加的认同。
从邯郸返回蓟都的途中,姬康在沿途已看到民众开始在官府的带领下,修筑沟渠、道路,兴建各种工厂等。对于这样的情景,姬康不时驻足停车,进行询问,结果很是满意。
要知道,此时的赵地很是需要休养生息,也是必须的。
赵国自建国以来,就可以说是战争不断,尤其是姬康来到这个世界的二十年里,不说小型战役,就是大型的战役,赵国就先后经历了长平、邯郸、安阳、卫地,乃至燕赵之战。
赵国的每一家、每一户都有成年的男子战死于疆场之上,可以说现在的赵国国内青壮以上的男子,大部分都战殁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