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磨一把快刀(第 2/4 页)
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一个干干净净的古董商人,非得扯到这种争斗里,不是没事儿找刺激吗?
当天晚上,陈三狗就出了门,一天晚上没回来,周诚也没多问。
当天是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常说的小年,打今天起,往后的年味儿会越来越重。
而鸾凤街上的游客行人更是越来越多,大家都回家过年了,攒了一年的腰包,到鸾凤街上淘换淘换,指不定能买着两件儿喜欢的东西呢?
由于上次未道阁被搬空,店里显得有些空唠唠的,把前两天鉴赏会上收的物件摆到货架上,周诚又让钱老六把自己修复好的那些瓷器全部搬了出来。
在外面天亮就没人天黑才回家的夏玉堂也得了闲,儿子上学的事情有了着落,夏玉堂的心情极好。
看到被钱老六搬出来的那些完整瓷器后,好心情在兴奋的催动下,情绪越发激动。
这段时间,周诚用每天五次的修复机会,林林总总搞出来二十来件瓷器,搭上收来的几件东西,未道阁总算有了几分古董店的味道。
为了衬托大过年的气氛,周诚还特地从里间搬出两件冯都未收藏的精品。
一块清朝年间仿制的翡翠玉白菜,没错,就是仿制慈禧太后心头好的玉白菜,用料略逊一筹,但工艺却半点都不带差的。
周诚之前也曾见过这颗玉白菜,冯都未是说这东西是清朝年间的,具体的来历讲不太清楚,在系统的帮助下,他这才得知,这翡翠玉白菜,乃是练手之作。
按道理而言,有上贡给皇室的那颗在,这颗练手料本应该当场毁去才对,不知为何,居然能流传到现在。
虽说这东西没有真品之前,但挂上“清朝”“仿制”两个名头,吓唬吓唬其他人绝对是妥妥的。
更何况这块料子本身就是一块上等料子,但是买这么大一块翡翠,那就得不少钱。
另外一件,周诚原本想要搬出另一件乾隆年间的葫芦瓶,但有了瓷器碎片修复的那么多瓷器后,周诚又打消了念头,换成了一块战国玉圭。
玉圭,就是古代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大臣上朝时手里捏着的那块物件,商周战国年间大多以玉或石制作,再往后就出现了象牙犀角这类的材质。
这东西早在新石器时期便有发现,真正成型却是商代,商代玉圭大多分为两种,一种是平首,圭身饰双钩弦纹,另一种尖首平端,近似后代的圭,周代玉圭,以尖首长条形为多,圭身素面,上面有花纹装饰。
而周诚摆到外面的,却是一块战国玉圭。
商周期间玉圭出土极多,但战国玉圭却是稀罕玩意儿,因为战国年间,天子名存实亡,各个诸侯国听调不听宣,上朝更是没谱的事儿。
给你面子过去瞅一眼,不给面子,根本都不带搭理你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