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初举孝廉(第 2/3 页)
此言一出,语惊四座,蔡琰双目立即变得闪亮,其他各人连杨修在内,都露出惊诧骇然的神色。张俊金句频频,更若暮鼓晨钟,重重敲在各人的心窝处。
张俊引用的是二十一世纪的法治观念,这对生活在这君权至上时代的人来说,确是石破天惊的说法。
就连才华横溢的杨修,听罢竟也无言以对,台下更是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士子们大多数是热血青年,听到如此先进的法治观念,难掩内心激动,喝彩声不绝于耳,当然,最激动的还数董媛,她此刻已经全然不顾自己千金大小姐形象,放声为自己意中人喝彩。
蔡琰重新打量着张俊,柔声道:“张公子的这番话的确是推陈出新,空前绝后,不过文姬不解,张公子既然有如此真知灼见,口口声声说法大于人、法高于权,为何参加月旦评却要让太师告知家严,这岂不是想徇私舞弊,以权谋私?”
台下顿时炸开了锅,士子们议论纷纷,张俊心中凛然,确如他所料,这蔡琰果然对暗箱操作一事非常反感,不过幸好并没有什么把柄给她抓住,越是这时越要镇定,张俊坦然笑道:“小姐此言差矣,在下只是董府区区一卫士,太师与我更是非亲非故,他为何要帮我,小姐切莫血口喷人。”
蔡琰俏目亮了起来,喜孜孜地道:“昨夜拜读了公子大作《但愿人长久》,确是发前人所未发,文姬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知公子能否即兴作诗一首,如若公子确有真才实学,那文姬定然为刚才所言向你道歉,并且登门谢罪,你看如何?”
张俊感觉到蔡琰的灼灼美目正盯着自己,暗忖:“我有唐诗三百首在手,作诗还不是信手拈来。”他决定挑一首千古绝句,好在蔡琰、董媛、杨修和众多士子面前大显才华。
张俊来回踱步,右手负背,沉吟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吟罢全场沸腾,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士子们近乎疯狂地冲上招贤台,将张俊高高抱起,这一刻,张俊才名享誉长安。
场面已经失控,张俊看到董媛和蔡琰均愣在原地,二女脸上均泛起红霞,大概她们都以为张俊作的诗说的是自己。
这首诗感情浓烈真挚,是在一个月下赏牡丹的夜里,唐代诗仙李白放情豪饮,醉酒之间,为杨贵妃所作,张俊拿来吟诵,且又是面对美女,自然意境相符。这首诗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士子们都是年轻人,他们以前从未听过如此浪漫的表达方式,听后自然欣喜若狂。
而像蔡琰和董媛这种大家闺秀、千金小姐,她们的内心深处,也是极其向往浪漫的,且这么浪漫的诗竟是出自这么一位英俊少年之口,叫她们怎么能不心生爱慕。
场面一度陷入混乱,后来官兵上台维持秩序才得以使月旦评继续。蔡琰不仅把张俊的诗评为上品,还当众许诺改日要亲自设宴款待张俊,向他赔罪,能得佳人如此垂青,引得众士子羡慕不已。
张俊回到太师府时,脑海中仍是月旦评的热闹场面,他兴奋不已,这次可算是声名鹊起,看来举孝廉是十拿九稳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