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初举孝廉(第 1/3 页)
杨修对德的精彩阐释又是引来一片掌声,王粲顿时语塞,他原以为可以一招制胜,没料到又被杨修抓住机会予以反驳,自己脸面尽失,已经难在台上站住脚了,但美女面前,也不可轻易失了风度,他行礼道:“杨公子博闻强识,在下甘拜下风!”说罢便匆匆下了台。
连王粲这样大名鼎鼎的才子都被辩得灰头土脸地下台,试问哪还有士子敢上台献丑。
蔡琰深深地看着杨修,露出思索的表情。张俊心叫不好,这美女显然是被杨修新奇的说法吸引,自己再不上台,恐怕就真与举孝廉彻底无缘了。
董媛也在一旁不断催促他,在董媛眼里,张俊之才肯定胜过杨修,毕竟情人眼里出西施。
张俊不是一个会轻易服输的人,即便对手是才华横溢的杨修,他终于坐不住了,忍不住高声叫道:“杨公子对德的阐释虽推陈出新,但若仅仅以德治国,未免太过片面。”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移向了张俊,众人私下议论纷纷,大赞张俊勇气可嘉。
张俊信步来到台上站定,予人一种渊渟岳峙的感觉,蔡琰闪闪生辉宝石般的乌黑眸子飘到张俊身上来,滴溜溜打了个转,檀口轻启道:“你是张俊?”
张俊对她能认识自己感到甚为震惊,随后想到可能是蔡邕在她面前有描述过自己,立时放下心来,看来打了招呼就是好,想必她定会多多关照自己。
“在下正是张俊。”张俊答毕依次向蔡琰、杨修行礼。
杨修从未听过张俊之名,但凡有名的才子他都知道,所以这张俊肯定是个籍籍无名之辈,可为什么蔡琰竟会知道,杨修心下大惑不解,试探道:“张公子刚才说在下以德治国的论点太过片面,想必张公子必有高论,在下愿闻其详。”
张俊心里已经打定主意,既然杨修说以德治国,那自己就说依法治国,道:“在下认为,君无为,法无不为,法行而君不必忧,臣不必劳,民但而守法,上下无为而天下治。”
此话一出,全场寂静,只有董媛一人替他鼓掌叫好,场面甚为尴尬,杨修不屑地看着他冷笑道:“我当公子有什么高论,原来是韩非那一套,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乃为君之道,若上好刑,结果会怎么样,秦以严刑峻法治国,历二世而亡,前车之鉴,实不应该。”
蔡琰也是失望地叹了一口气道:“张公子的法家思想未免太过陈旧,我大汉早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张俊微微一笑,他早已料到这些人会有此一说,从容道:“这并非是陈旧之说,我指的法也并不是杨公子所谓的严刑峻法,而是有所开创。何谓之法,敢于鸣不平,求正义是为法;法并不只是治民的工具,更重要是治官的工具,法大于人、法高于权,只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必能肃正朝纲,澄清寰宇。所以,法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