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曹袁博弈(第 1/2 页)
袁绍拒不接受朝廷的册封,而且他也没闲着,曹操在攻城略地的同时,袁绍也在北方扩展自己的地盘。袁绍遣兵十万进攻幽州,大败公孙瓒于鲍丘,至此,幽州全境已落入袁绍之手。
袁绍成为了曹操在北面最强大的敌人,而且袁绍不接受册封,也不遵朝廷号令,这让曹操很是头疼。
如果就此被袁绍吓住,不但会引起他的得寸进尺,身边的朝廷重臣也不会拿曹操当回事。初掌朝政,如果连一个袁绍都对付不了,又如何威服天下。
正当曹操面临政治难题的时候,有一人拜见了曹操,此人正是李豪,李豪曾因迁都的事情与曹操互生嫌隙,但他很快就为曹操立下了大功,而得到曹操的赏识。
这件大功就是出卖自己的部下杨奉以及三万将士,把杨奉要率部来攻许都这一消息提前告知了曹操,以至于杨奉大败。李豪自导自演了这出好戏,让曹操觉得此人有勇有谋,并让他继续当执金吾,行走在皇宫。
“司空,如今袁绍雄踞北方,且目中无人,根本不把司空和朝廷放在眼里,若不给他点颜色看看,司空以后恐难服众,各地诸侯也会纷纷效仿袁绍,不把司空放在眼里。”李豪进言道。
“那依李中尉之言,该如何对付袁绍?”曹操问道。
李豪道:“对付的手段就在于八个字,软硬兼施,恩威并举。先用硬的手段立威,这样既鞭笞了袁绍又震慑了诸侯和群臣,再用软的手段施恩,让袁绍不至于找到借口向司空发难。”
曹操一听李豪说的果然很有道理,不禁又对李豪另眼相看,盛赞道:“看来只是让李中尉负责京城和宫中的防务,实在太屈才了。”
听了李豪的建议后,曹操借汉献帝刘协之手,拟了诏书给袁绍先来了个下马威,在诏书中训斥袁绍道:“据四州之地,敛兆民之财,拥百万之众,营一己之私,只见擅自征伐邻州,不闻秉忠兴师勤王,结党自树,卿欲何为?”
袁绍心知肚明,这是曹操在假借皇帝之口骂自己呢,这诏书皇帝就未必见过,可这嘴官司还不得不打,反驳还要称“上表”,还无法同曹操直接对骂,袁绍初次体会到了没把皇帝攥在手中的不便。
所幸袁绍手下还有个文笔极佳的陈琳,辩得乱理,作得好文,替自己辩护倒不用费自己半点心思,于是陈琳写的一篇洋洋洒洒的千字反驳文送到了许都,可袁绍还是觉得不爽,这曹阿瞒居然敢骑到自己头上来了,他决定出兵讨伐曹操,意为清君侧。
曹操一看这形势不对,赶紧使出了软的那一套,曹操称自感德寡才疏,当不起大将军之荣称,坚辞不就,并推荐由德高望重的袁绍来接任,曹操愿领司空之职。
这个大将军让袁绍当了,自己当了司空。袁绍这才稍微顺气了些,觉得曹操这还像话,不过转念一想,这大将军怎么像是曹操高风亮节让给自己的?可不管怎么说吧,至少证明你曹操是怕我袁绍的。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