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隋波的“连环计”(第 3/4 页)
现金储备比不过,市场份额也比不过,唯一能让时代华纳股东和董事会动心的,就是百度愿意留出大部分股份给时代华纳,同时可以以不超过10%的比例“换股”。
而且他的条件也很简单,那就是aol改为采用百度搜索引擎,并在即时通讯、邮箱、图片广告等方面和百度(及关联公司)达成合作。
可以说,隋波一下把谈判的底线,压到了极低。
这也让时代华纳拿着百度的条件去和微软、google、雅虎等公司谈的时候,弄得这几家都很被动……
捣乱和抬轿子之余,隋波也不会让手里刚募集到了20亿美元,留在银行里落灰。
他准备在这几家都把注意力,放在竞购aol的时候。
抢先投资和收购几家重要的公司……
第一家就是youtube。
android和youtube被称为是google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两笔收购。
一个奠定了google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霸主”地位的根基;
一个则成为全球第一大视频网站,活跃用户超过18亿,年营收超过150亿美元,google旗下业务中的最重要的增长引擎!
android已经被隋波提前截胡了。
虽然听说,google内部也启动了一个类似的移动操作平台和智能手机项目。
但是隋波相信,没有了安迪这个灵魂人物和android前期的技术储备和思路,google势必赶不上苹果老乔引发的第一波移动互联网浪潮了……
youtube就更不用说了。
早在paypal黑帮时代,隋波就通过和彼得蒂尔的结交,和查德·赫利(chad hurley)、陈士骏(steve chen)、乔德·卡瑞米(jawed karim)相识。
并在聚会中,不动声色的提示了他们视频网站的创意。
由于facebook被隋波和周枫提前搞了出来,这也让受到启发的陈士骏等人,比前世提早了大半年的时间,推出了youtube!
隋波和彼得蒂尔都是youtube的天使投资人……
现在youtube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2004年9月,youtube开公测试,很快就流行起来。
耐克上传了一段罗纳迪尼奥的视频,到了2005年1月,视频浏览量超过了100万,这是第一段点击量超过100万的视频。
2005年2月,youtube正式开放,当时每天的浏览量约为1000万次,而到了5月,youtube观看视频的用户每月已经达到1500万,每天视频浏览量超过6000万!
可以说是爆发式的增长。
这时,youtube才成立了1年时间,员工只有46个人……
隋波之前还想再跟着投几轮,然后等到google收购,大赚一笔。
没想着自己收购。
毕竟youtube发展初期,还是有很多问题的:
-youtube的长期盈利路径不清晰;
-为了支撑快速增长的视频观看流量,youtube每天要支付巨额带宽成本。
-ugc内容商业化有侵权风险。如果用户上传的视频内容用了有版权的素材(比如背景音乐或者其他视频的片段),而平台帮内容主做了商业化变现,那么版权方可以告平台侵权——美国人的版权诉讼可不是闹着玩的!
-youtube内容大多是鬼畜视频,用户偏消费力差的年轻人。广告主担心影响品牌形象,也找不到合适的受众。
-ugc内容的受众对广告接受度差,广告可能影响用户体验,造成流量损失。
当年google在收购youtube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花了至少70亿美金(per jefferies),来建设youtube的内容生态和变现能力……
可以说,如果没有google的对长期战略机遇的耐心和坚定投入,youtube可能不会发展壮大。
隋波本来不想费这个功夫了。
美国这边就连facebook,他都不准备长期持有,何况youtube呢?
不过,当隋波临时起意竞购aol的时候,忽然想到了youtube。
和时代华纳合作,能够解决youtube的一部分版权问题。
同时再和其他内容所有者磋商达成协议,实施相应的版权保护政策,就大体上解决了youtube最棘手的版权风险;
至于ugc内容的商业化广告转换问题,百度完全可以按照google的办法,建立一个基于广告收入分成模式的mcn生态。
带宽成本高的问题,也可以在云计算技术取得突破后,运用到youtube上,来降低费用成本。
android拿下来之后,后续要做的工作也很多。
没理由因为一些困难,就这样把youtube留给google!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