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给康城的情书(第 3/4 页)
“也好。”林梦云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林梦云对考上军艺的信心明显不足。
但于洛知道在辅导班上能够相信且帮助他的也只有眼前这个犯愁的女生。
怎么样才能让她来帮自己?
他很确信如果现在自己把想法告诉林梦云,对方只会当作一句玩笑话。
要不自己先帮帮她?
这时教室的门被打开了,两个各怀心事的人坐在了一起。
早读很快就开始了,收齐班里的影评放在讲台上。于洛坐回位置继续自己的复习计划。
早读过后他果断把整理知识的笔记本放回了书包里。
因为他知道用上课时间整理笔记显然是不现实的。
就这么二十来人的小班上,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私下有什么小动作,老师都是能够注意的到的。
再加上现在又正是散文、故事写作水平的拔高阶段。
往往是一上课,老师就布置课上的任务,在黑板上写出一段话或是几组毫不相干的词语,同学们就开始按照要求写故事或者叙事散文,写完的交上,老师当场点评,点评完的学生这节课就可以回去了,没写完的中午不吃饭也要交上。
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但并不要求是新故事。
现阶段练习的主要目的是把老师帮你精挑细选的“万金油”故事往不同类型考题上“紧扣”。
其实就是应试的套路。
在日常的故事训练中,学生们总会有一两个写得比平时相比还算不错的故事,老师就会把它们选出来,让你不断的进行修改,最终成为一篇能够符合大部分题型要求的“万金油”。
毕竟哪个辅导班的老师都没自信保证自己的学生能够在艺考笔试那么短短的几个小时内,现想出来的故事质量水准有多高。
这样训练的再过两三天很快就会到头,马上迎来的“艺考路线制定”和“院校专题”将会占据老师们的所有精力。
在机构的四个编导班中除了三、四班是二十人的协议小班外,一、二班都是人数超过五十人的大班。
毕竟常驻老师也就只有五个人,小两百名学生艺考的路线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分别定制。
人手不够的情况就是合班上课!
合班上课是以往考前最后一月的惯例。
上午代影评的洋姐夸奖了于洛的影评写得十分条理,论点和论据都挑选的很到位,文笔也比以往有了很大提高。
李洋在上面夸着,于洛在下面却是心惊胆战,这还是他小心翼翼的模仿当年自己的感觉写的,用词方面也故意少了许多修饰和形容,让文章尽量朴素一些。
还好没有露什么马脚!
中午放学,于洛回到宾馆,他在思索怎么帮林梦云解决故事写作上的难题。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