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含沙射影(第 3/4 页)
扶苏考量般地点了点头,又踱了几步开宗明义道:“楚庄王问鼎以来,战乱绵延数百年,根源即是人心纷乱。始皇帝陛下深见于此,所以制订此国策以期四海一心。这才是彻底解决天下纷争,福泽苍生的唯一之道。除此之外,皆是小事。”
扶苏所言严厉冷静,立论坚实,只是这样的国策用怎样的手段用怎样的方式去执行又是另外一种分寸。如何求同存异?似乎秦朝在法家雷厉风行一板一眼的框架体制下对“异”的存在越来越不够宽容。
“承蒙公子教诲,伏念即刻让人重新用小篆抄录楼中全部书简。但也恳请保留这些原籍,以不负此楼宗旨。”伏念持重而诚恳道。
“这我可以答应你。”扶苏中肯地点了点头,带着任重道远的语气道,“小圣贤庄一直为天下人所景仰,所以我希望从今往后你们无论课业还是日常,皆都使用小篆,成为帝国子民的表率。儒家本是入世的学问,君可不行儒道,儒道欲行却必须要通过君王。”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强调道,“伏念先生这其实是一个机会。”
气氛变得有些微妙,扶苏此行的确是来给儒家一个警戒,但似乎对儒家又有一分没有明言的笼络之心。
此时赵高禀报道:“公子您邀请的那位贵宾到了。”
“是吗?好。”扶苏走下来,停步在我们之间,道,“伏念先生,听说上次李相国到访的时候与贵庄有一场辨合比试,颇有雅趣。儒家兼修六艺,齐鲁三杰非但学识卓越,更是闻名天下的剑术大家,所以今天我想来一场以剑论道,你意下如何?”
====
所有人齐聚剑道馆,扶苏也已入座正席,但是还未见他邀请的所谓贵宾。
扶苏问:“赵府令,你刚才说大师人已经到了,现在何处?”
“禀公子,她早已经在这里了。”
“在这里,那为何…..”
就在此时不知从何处传出一缕悠远飘忽的女声:“世间无我,处处是我。”
那声音是那么渺茫,又好像是恍惚间产生的错觉。
剑道馆中央蓦地凭空出现一团绿光,幽暗的荧光鬼魅般地忽明忽暗,四周的空气瞬间便好似凝结住了一般,气氛沉寂而诡异。
绿光徐徐缓缓地旋转,渐渐变幻出太极的图案。陡然散开之后又回流凝聚成一个模糊的人形,隐约中似是一个妖娆女子的摸样。
“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这是道家的至高心法,和光同尘。”张良低语。
“与世俗同流而不合污,自掩光华,混迹尘境,不见形迹,却真实的存在。此心此身,始终‘冲而不盈’。”我沉吟着背了一遍课本中的解读,心中唏嘘。道家的哲学思辨居然又成了至高心法,想自己大学课程也选修过《道德经》为何就没领悟到道德经还能修炼幻术大变活人?这个时空奇葩事情实在太多,真是让人有些目不暇接啊!莫名就有一种观看魔术表演的既视感。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女声又一次响起,道德经在她口中诵出倒也是颇有几分飘渺和韵味。
弥漫的绿光消散,一个绿衣女子出现在眼前,这位神秘贵宾终于显出了真容。一头白发,面容却是少女,神色冷淡,她手持拂尘,轻轻一摆至于一侧。她不似逍遥子的仙风道骨,到有几分目空一切的傲气。
一边儒家弟子都在窃窃私语,听起来他们也很是惊诧。
“这是人是鬼啊?”
“不要胡说,这是道家天宗的掌门。”
“天宗掌门怎么会是一个年轻女子。”
“晓梦大师。”扶苏起身,和颜悦色道,“当年孔子拜访老子,赞叹其犹龙邪,世人以为只是谦逊之辞。今日一睹晓梦大师风采,方知是肺腑之言。”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