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含沙射影(第 2/4 页)
荀子如此一说,把天明和儒家干系撇地一干二净,也算很是稳妥有理。扶苏听后微微点头,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之色,视线一移,正对上我。
心中有一瞬的心虚,但面上仍旧极力稳住了神色,向他礼节性的微微颔首。
他目光幽幽地闪动了一下,眼神中没有质疑没有考量,似乎还是一如往常,有信任,有关切,今日还有另一抹深沉的之色像是怜惜像是不忍,不知这种神色源自哪里?或许只是自己敏感罢了吧。我暗暗吐出一口气,扶苏还是那个扶苏,他还是愿意选择相信我,相信儒家。
扶苏审视的视线又在张良身上略有停留,垂目若有所思片刻,才问李斯道:“李大人,那位贵宾还未到么。”
“其人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既然答应来就一定会到。”
好神秘的高人,扶苏邀约不仅迟到,而且扶苏也并不介意。我带着疑问的目光看向张良,他摇摇头看起来也一无所知。
扶苏在众人的迎送下移步庄内,刚走至藏书楼附近忽闻一声鹤鸣,抬眼见一只仙鹤立于藏书楼房檐之上。平日里小圣贤庄从未出现过仙鹤,今日突然出现,似乎有点蹊跷,我打量了一番身边人,个个都微有凝色,看来不是什么好现象。藏书楼大火之后,那里本就是个是非之地,难道这是李斯故意而为之?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乃是招贤之声。如果我没猜错,此楼定是贤士会聚的场所。”扶苏道。
“公子高见,那里正是小圣贤庄的藏书楼。”伏念应道。
扶苏正欲往藏书楼,荀子突然以年老体虚不耐久立之由先行告辞,扶苏并没有丝毫不快之色,温言应允了荀子。
我心中思忖,荀子这样做虽然有些不够尽地主之谊,但此次对方来意明显是要给儒家难看,作为儒家最德高望重之人适当回避正面的挑衅,或许对儒家也是更有利些。
====
“北有高楼,与云齐兮,正合此楼写照。”扶苏行至藏书楼前,仰望感慨,又命令随从的侍卫道,“你们候在外边吧,杀戮之器不要冒犯了这清雅之地。”
李斯劝说道:“公子,一切还是以安全为好。”
扶苏肃容看了一眼李斯,面露一丝愠色:“这里是小圣贤庄,你在担心什么?”
李斯脸色一僵,虽有迟疑但也不再多说什么,退后了一步。
扶苏踏入藏书楼,缓步巡视,一边听着伏念的介绍藏书楼典藏的书籍一边随手拿起了一卷竹简,打开翻看,忽而神色一变。
他沉吟了片刻,放下竹简走到藏书楼正中的几案前,正色道:“始皇帝殿下平定六国之后,推行书同文的政策。命令即刻废除原来的六国文字,统一使用大秦小篆。这伏念先生也应该知道吧?”
伏念语气明显地一沉:“是。”
“那为何这些新抄录的书籍所用的都还是原来的六国的文字呢?”
伏念低头恭肃道:“儒家建立藏书楼的宗旨,是希望成为我华夏一族文化的渊薮。列朝列代的经典都能够完整地传承下来。方可追慕先贤之功,福泽子孙后人。”
“伏念先生可知道始皇帝陛下推行书同文的用意吗?”
“始皇帝陛下深谋远虑,伏念不敢妄加测度。”
“文乃心声,文不一,说明心不一。对于帝国这是最大的危险。”扶苏语调沉稳,暗蕴威仪,目光在不经意的巡睃中倏尔停在张良身上,微敛了眉问道,“张良先生,你似乎有话要说?”
方才张良欲言又止的小动作没想被扶苏完全看在了眼里。颜路深看了张良一眼,而张良也似有会意,只是微抿了下唇,收敛了神色作揖答道:“公子殿下,张良只是一时感概公子所言,愿洗耳恭听。”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