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第 1/2 页)
她不惹事,但有人惹她,逼着她惹事。
在来京城之前,燕王就确定了他们的定位,那就是只对皇上尊重,其他人则不必客气。
要说那时滕琰并没有真地理解燕王的意思,在皇宫这几天她是完全明白了。
真象有人说的,“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
皇宫里总有人想兴风作浪。
燕王做为皇上的嫡长孙,在皇上身边教养长大,很小就封王,他的父亲还曾被封为太子,身份自然特殊。
这次回京城,看皇上对燕王的态度,不知红了多少人的眼!
滕琰得出的结论是,不论皇上对燕王有多少的不满,但燕王确实是皇上最心爱的孙子!
给了几万的兵马,把年轻的燕王扔到了犬戎人面前,这里肯定有放任自流的意思,但更象一种考验。就象有的商户家,给长大了的儿子一笔钱,让他自已去做生意一样。送走孩子的老人一定是心心念念地希望孩子能够闯出一番天地来,而看到成功回来的孩子,老人的心又该是多么的欣喜!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小而大,道理是一样的。商户家的成功是挣回了产业,而皇家的子孙,成功了就是裂土封王。当然失败了,也许会很惨。
把几万兵马由孩子带走,皇上下的决心也不见得比商户家的当家人大,毕竟在这个时代,十几岁就领兵出征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就是皇上当年也是年少掌兵,更不用说已成为传奇的睿太子了。
不同的人看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结论,因为大家所站的角度不一样,滕琰站在皇上的角度重新思考了后,自然重新评价了皇上与燕王的关系,当然她也对这种培养孩子的方法实在很无语,一定要说的话,只能说有些恐怖。
滕琰做为燕王的下属,她做什么事都是从燕王的角度出发的。燕王平定了燕地,重新回到京城,带来的自然是京城格局的改变,有多少人想试探燕王。
想试探燕王,从她这个王妃这里着手是很自然的事。
滕琰明白张家的小姐只不过是试试风头的风向标,或是她自愿,或是她愚蠢地被人利用。连同她身边随声附和的圆脸小姑娘,滕琰根本就没问那是哪一家的小姐,无关紧要。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