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暴怒(第 1/2 页)
荣王一脸桀骜盯着黄御史,老东西站着说话不腰疼,剿匪时寨子里乱成一片,他们如果顾忌老弱妇孺,势必会束手束脚,贼寇也会挟持人质,那他们还怎么剿匪?且那些良家妇女被掳上了山,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就算得了解救,她们也无颜回家,娘家婆家都没了她们的容身之处,有些女人不敢自尽,哭求兵士帮她们了结。他看了也不好受,有什么办法?只有匪寇除尽,方能还世间清宁。
他不欲再同这些老东西逞口舌之利,浪费时间,直言道:“陛下当时的诺言是只要本王成功剿匪归来,便立我为储,如今巴蜀匪寇尽除,难道不是本王的功劳?陛下要兑现诺言,轮得到你们说三道四?你们难不成要置陛下于失信之地?
”
“你虽然剿灭了匪寇,但过程极尽残暴不择手段,为得剿匪功勋枉杀无辜扰民乱境,你根本不配为储!”
御史就是敢直言不讳,荣王气极,也口不择言说了些难听的话:“本王如何行事办案轮不到你们来置喙!说本王不配为储,谁配?是不孝不义弃生母不顾的平王,还是那两个出生不伦的孝期子!”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他成功的得罪了朝上大半人,不仅是那几个被他指着鼻子骂的兄弟,连龙座上的皇帝都没能幸免。
没错,锐王和安王是孝期子,他们出生时刚出先皇后国孝,正是孝期里怀上的孩子。皇帝守满了一年妻孝不久便娶了继后纳了李德妃,但国孝有三年,这两个女人进宫不久便怀了孕,生下的两个皇子都是孝期子。
本来若是在普通人家,锐王和安王的出生是合乎情理的,只有守父母双亲的孝和嫡长孙守祖父母的孝才要守三年,妻子离世只守一年即可,一年之后娶妻生子皆没有妨碍。
但皇室不是普通人家,先皇后是国母,她离世的三年国孝是人人都要守的,皇帝也不例外,但他私为人夫,公为国君,却公然带头违逆道义,在国孝期间以后宫不能无主为由迎继后入宫,没有举行封后大典,还算勉强说的过去,随后爆出来后妃有孕,实在是大不韪。
当时太后还健在,劝他打掉李德妃肚里的孩子,李德妃不甚受宠,皇帝狠狠心也就应了,但随后继后也爆出有孕,彼时他和继后夫妻情浓,继后跪地哭求,李德妃也趁势搭车,两个孩子,他怎么也下不了手,便都留了下来。
这事皇帝自知理亏,瞒着前朝不透风声,等到出了国孝直接喊人喝满月酒。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