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通州卫(第 2/2 页)
这时之前那位不搭理朱以海的白净年轻人一脸谄媚的凑到他跟前,点头哈腰的说道:“几位贵人,可是要去通州卫卫所?”
“自然是要去的,要不我花这个银子干嘛?以为我钱多的没地方花吗?”朱以海鄙视了那年轻人一眼。
之前喊你,你不理我,现在见有银子赚,巴巴的凑到跟前来,这也太现实了吧。
这个年轻人叫侯德榜,见朱以海的语气中充满了不满,知道他是因为自己之前不搭理他心中有气,但是他倒是脸皮厚,直接无视了朱以海的鄙视,仍然是满脸笑容的答道:“大爷,我可是土生土长的通州卫人,有什么关于本地的风土人情啊、历史沿革什么的,问我是再清楚的不过的了。”
“哦”侯德榜这么一说,倒是把朱以海的兴趣勾了上来,他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侯德榜,考较一般的问道:“那你倒是跟我说说,你们这通州卫的来历如何。”
“那,这……”侯德榜边吞吞吐吐的一脸为难之色,一边用眼睛偷偷瞄了一样朱以海手中的银子,那意思是再明白不过了。
“哦,哈哈哈哈……”朱以海一阵大笑,托着手中的银子道:“你尽管说,如果你说的好,再带我们去了我们要去的地方,这银子就归你了。”
“嗯,要说起这通州卫啊,说起来可就话长了……”侯德榜清清了嗓子,开始娓娓道来“洪武六年,我朝太祖皇帝命大将军徐达及信国公汤和等人沿着东海海岸进行巡视,当时就拟定要在各个海防重地设置卫所,之后在洪武十九年,就当时的通州县城以东的海安镇修筑城墙建立了卫所。当时的主要作用就是防御海上倭寇的侵扰。因与邻近通州,所以又叫通州卫。通州卫的城墙周长有十几里,是南直隶这一带重要的海防要塞。卫所建立时就有重兵驻扎,作为保卫燕京的一道屏障。随着后来的发展,通州卫逐渐成为附近地区规模最大的一个城镇。卫城的城堡最初的时候是一座土城,到了永乐十四至十六年的时候,因屡屡遭受遭倭寇侵扰,成祖下令,并拨专项银子,特地用石砖将土墙包住,并将城墙加高了5尺,后来又经过逐渐的修建,道现在的城墙高约有3丈3尺。”
“既然是这么重要的卫城,那怎么现在会如此的破败?”费洛倒是提前问出朱以海想问的问题。
“唉……”侯德榜叹了口,无奈的摇摇头道:“当初设置卫所是为了防止倭寇的屡次入侵,但是自万历朝出了戚爷爷扫平这东海的倭寇之后,这些用来防卫倭寇的卫所地位就大大的下降了,再加上近些年东虏屡次扣关和陕西等地的暴民作乱,朝廷的银子都花在那些战兵的身上去了,那里还有钱来管这些已经失去了效用的东海卫所。这不,几十的荒废下来,以前一个堂堂的燕京屏障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对于侯德榜的解释,朱以海也深以为然。其实这些都是朝廷中的那些大佬们的决策。随着东南沿海倭寇的肃清,这些当初在剿灭倭寇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卫所,就是失去当初的战略意义,当然也就不会再在这些卫所的身上花太多的银子。这也是当前这些沿海卫所的一个普遍现象。
不过朱以海对这些情况一点都不关心,卫所制的破败是历史的必然,他也没必要去纠结这些东西,他所关心的是,这个通州卫能不能成为他走向海洋的出海口,这可是关系着他以后的全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