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宋朝也是有潜规则的(第 3/4 页)
那是在侦探西军的动静呢。
折氏父子最近也忙着自家的事。
便是姚平康这几日也未见踪影。
这些且都不提了,流民连日来待他越发亲近。
他推着手推车去的时候,已有妇人孩子跑来帮忙。
那么马姑娘现在又在做什么?
李寇只看她忙忙碌碌又要准备琉璃盏大会又要忙着积攒粮食,便也由得她。
“今夜要与她商议一下,琉璃盏大会只在这几日,到时钱财入手可否从陈家粮行分一杯羹?如今粮食多些将来人口便多,成大事者须以人口为第一。”李寇这么想着。
他被潘原县一押司叫到,正想到蝗灾来临如何收揽人心。
李寇见那押司笑容可亲向他拱手,也停车冲他回礼。
押司在经略府门口得李寇回礼,脸上笑容越发亲近。
他快步跑下台阶来到李寇面前,看李寇坦然自若推着车踽踽独行心下佩服至极了。
“李大郎真是君子。”押司道。
李寇道:“姜押司有公干来此么?”
姜押司叹道:“还不是为了夏秋蝗灾一事。”
李寇问道:“慕容知县如何应对?”
“依大郎所言先养土鸡,又让民众自成行伍,整日在田间挖蝗卵深巢,然蝗灾一来必定铺天盖地,国朝三五年里必定有一场蝗灾,此番到了关西只怕也要别处赈灾才是的。”姜押司摆手不提这个,他只要问李寇立寨时选在哪里。
李寇奇道:“北原似乎并不在潘原境内?”
“毕竟近了些嘛。”姜押司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李寇笑道:“姜押司有话只管说。”
那厮才讪讪问道:“不知大郎立寨还需人手么?”
李寇心下大喜,面上一团为难。
姜押司急忙道:“也是为了应对蝗灾……”
“多少?”李寇先问潘原有多少要安排的流民。
姜押司急忙道:“连同本地的也只有三百余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