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宋朝也是有潜规则的(第 2/4 页)
那日城东一战,慕容彦达便回了潘原。
这几日,州衙刑名公干早解了闹鬼之案。
两个捕头对合伙杀害两个县令,迫使三个县令仓皇而逃的事供认不韪。
此外,两人供认老卒杀人案本是他们所为。
先灌了冷酒又放上阳药,那厮快活后迎面风打便丢了半条命。
对此,秦凤路宪司判决是“老卒有过,过在暴虐,判杖三十,禁半年”,“兰、吕宵小魅惑上官,杖八十,于州衙禁牢监管三年,转牢城营周转干系”。
此外,爨同知“不守本分,为小人所迷惑,幸得迷途知返,提交有司责令,议黜出身,交付三衙批复,先居留渭州,等待诏命”。
同时,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府推举“潘原县令慕容彦达,审理本案有功,推为首功”,又举荐“渭州军马钤辖曲克诸人,剿贼有功,可为渭州兵马都监押”等等。
李寇并未打探这些,他一心只在立寨事。
里寨,须先有足够的粮食。
李寇想起早上在手提箱空间里看到的景象,心中不由由衷地高兴。
他原本就在手提箱空间里种下了三百亩小麦,其余土地全部用来套种。
其中玉米这样的高产经济作物有三百亩,还是和豆子一起套种。
另有土豆番薯总共两百亩,村委会前后的空地也被他开垦种植蔬菜。
今日一早小麦竟已开始抽苗。
这和他判断的现实时间一年可种植四次的时间差很吻合。
他问过朱文修好城墙的时间。
那是五黄六月的天气。
“如此算来到时我手头差不离有两万斤小麦,玉米更多,混合土豆番薯足以供应一寨八百余人捱过灾年。”李寇依旧有些不安,“民寨初立,真有流民只怕我的粮便是他们的粮,我要把他们变为我的人首先要有粮,数万斤粮食只怕不够——何况到时州县出现蝗灾,我若不能做些什么,那也实在太不应该了。”
他的目光盯着那几个粮商。
渭州几个粮商手中的粮,到时定为折可适口袋里的救济粮食。
但泾州陈家粮行的粮,如今却不知谁在觊觎。
陈家毕竟是与西贼勾结的,旁人容得西军须饶不了它。
李寇又想到近几日身边人的举措了。
他见吴大匆匆越过人群直奔城外,晚间倒也能见他归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