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朝议使者(第 3/4 页)
李恪跟着众人给李世民跪拜高呼万岁,等到李世民说平身时,他跟群臣们一齐起身。
“宿州城破,云州又遭到突厥的侵袭,朕想这件事情大家不陌生吧?”
李世民的声音在太极殿里显得异常宏大,“兵部对代州都督张公谨的罪名拟定的如何了?”
“启禀皇上,云州战报对于百姓的死亡人数,*的钱财和战争伤亡说的不甚清楚。
所以,要定张公谨的罪,还需要多些时日,等这些数字统计完成,才能有所定论。”
兵部尚书杜如晦出班说道。
“此事要尽快处理,不能耽搁,务必要给两州百姓一个交代。”
李世民沉声说道,只要他决定了一件事情,就不会拖拖拉拉下去。
“臣领旨。”
杜如晦躬身退了回去。
“突厥掠劫了宿州数万百姓,朕欲兴兵讨伐,怎奈张公谨擅自出兵,使他中了突厥的诱敌之计,致使云州城破。
如今,北伐突厥已经不切实际,最重要的是解决两州百姓的生机问题和解救突厥手上的宿州百姓。
昨日,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向朕提议跟突厥和谈,以钱财赎回宿州百姓,朕决定采纳他的意见。
常言道,救人如救火,既然要跟突厥和谈,我们就趁早去。
所以,今天大家就举荐一下,看谁适合出使突厥。”
李世民一说完,就听见“嗡”的一声,大殿顿时砸开了锅一般的,群臣们七嘴八舌的各自讨论起来。
李恪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早朝,站着沉默不语。
而李泰则扫视了众人一眼,煞有兴趣的听着众人的议论。
李世民坐在高台,俯视大殿里的群臣,脸上毫无表情。
时间过了约莫一刻,众人依然各自谈论,没有一个人敢上前给李世民举荐。
说话能站在这里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岂能不知这次的和谈是一件出力不讨好,得罪百姓的事情。
再者,文臣想要名留青史,所以他们都是很清高的人。
因此,他们不希望因为这样的和谈而毁了自己一生的清誉。
毕竟,用钱财赎回百姓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卖国求荣也不为过。
而武将们就更加不愿意出使谈判了,你要是让他们领兵打仗,阵前杀敌,他们绝不犹豫。
可是,要他们像文人一样用嘴皮子跟突厥人和谈,他们只能选择回避。
毕竟,这不是他们能够办得到的事情。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