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朝议使者(第 2/4 页)
李世民想到这里,脸上的表情缓和了很多,语气也舒缓了很多,“刚才郑氏来宫中跟你说了什么,朕看你们两人有说有笑的。”
李世民是一个不会把政事放在后宫讨论的人,而他也知道长孙皇后从不过问政事。
所以,改口问道。
长孙皇后笑道,“皇上,承乾今年已经十五岁了,明年就该十六岁了,也该行观礼了。
他的亲事我们也该为他定下来了。”
长孙皇后说到李承乾时,脸上露出了慈母的微笑。
“难道郑氏就是为了这件事情而来?”
“是为了皇子们的亲事,但不是给承乾,而是给恪儿。”
长孙皇后笑道,“听说侯君集的女儿跟恪儿在元宵灯会上一见如故,侯君集脸皮薄,不好意思跟你说这件事,只有差郑氏来跟臣妾说了。”
“李恪?”
李世民疑惑道,“他怎么跟侯君集的女儿认识呢?”
“皇上,恪儿已经十四岁了,过了今年就是十五了,他的亲事也该张罗了。
臣妾在想,等我们把承乾的亲事办了之后,就张罗恪儿的吧,还有青雀的婚事也不能落下。”
长孙皇后说到皇子的亲事,倒是显示出了她在后宫母仪天下的威严。
“皇后啊,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吧。”
李世民叹气道,“大唐立国,根基不稳,朕整天忙于国事,疏忽了对皇子们的教育,到现在连他们婚事都忘的一干二净。
幸亏有你这个母后为他们想着,事事操心着,真是苦了你了。”
“皇上。”
长孙皇后将头靠在李世民的肩上,“能为皇上分忧解难是臣妾最幸福的事情。”
李世民将长孙皇后拦在怀里,脸上出了幸福的神情。
自己每天处理国事,日夜操劳,也只有在这里才能体会到家的感觉啊。
次日早朝,李恪来的不是很晚,但他到太极殿的时候,群臣已经按部就班的等待着朝见李世民。
他跟封德彝等人行过礼,又跟李承乾和李泰等人打招呼的时候,李承乾出奇的礼貌让他有点不适应。
同时,他感觉到今天会有什么事情可能要发生在自己的头上。
“皇上早朝。”
王德的声音还是那么细长,李恪已经习惯了他在早朝的时候呐喊。
跟着群臣进了太极殿,站定之后,就见李世民在千牛卫的护卫下来到了两仪殿,走上了玉阶,坐到了龙椅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