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修路(第 3/4 页)
剩下的人,一部分忙着割草,囤积草料,一部分有搭建茅草木棚经验的人,则被王伟当成了木工进行培养。
从松林那边运回来的木料,比较差的用来烧炭,粗木料则是留着,用来制作各种工具。
例如木头轮子,板车,帆船,修建码头等等。
各种工具都是从王族运过来的。
这些木工们按照王伟的要求去制作工具,木匠经验一点点的累计。
从最开始的,最简单的木棚。
到后面的,用木板和卯榫结构拼接而成的板车框架。
再到一些需要复杂工艺和精准尺寸的车轮,木质轮轴等等。
当他们制作的小板车能够用来运输砖块,砖厂每天都有人推着这种简单的两轮车跑来跑去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制作专门用来运输的简易松木板船了。
将来石山那边烧制的水泥,都需要用这些板船运到阳湖这边来,然后再用板车拉着去修建关隘的。
所以对于板车和板船的需求量会非常的高,特别是容易磨损,轮轴很容易损坏的板车,更是需要不断的补充和修理才行。
想要板车跑得快,两个必要条件是不可能少的。
第一就是路。
没有平整的路,一旦下雨,木头车轮很容易陷入泥坑中去。
所以,除了割草的和木匠们,剩下的一千多人,则是被安排去修路基了。
就地取材,一筐筐的泥土被挖掘出来,堆砌在地面上,然后夯实。
考虑到夏汛时可能会有暴雨,路基的高度,至少需要超过地面半米以上。
路基的修建只是第一步。
在农村居住的人都知道。
黄泥夯实的地面,再怎么牢固,被雨水一冲,照样满是泥泞,依旧无法通车。
所以,等到路基修好后,王伟就会往上面铺水泥了。
只要水泥路修成,不管你是什么天气,马车都能在上面跑得飞快。
天气已经开始逐渐转冷了。
一批批的麻布衣从王族运到了阳湖。
上次合欢节的时候,麻布衣就已经在王族出现了。
长叶草在沤麻池里面腐烂,捞出来经过特殊的清洗,就只会剩下麻纤维。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