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建言不用 桓温生忧(第 3/4 页)
郗超闻言,知道再说下去,桓温也不一定能听,于是拱手道:“既如此,那在下便告辞了。”
桓温点点头,示意郗超离去,他还有公务需要处理。
转眼间,十余日过去,现在已是四月初,桓温终于率领手下五万大军,从姑孰出发,直奔京口。
从姑孰至京口,大军水陆俱进,放眼望去,江河之上,舳舻延绵数百里,看上去实在壮观得很。
桓温此时站在船上,看着船只乘风破浪,他的热血不禁开始澎湃起来,他已经将他毕生的事业赌在了这一场北伐上,他的心里此时只有一个字,那便是胜!
胜则万事皆顺,败便是自损威名。
桓温突然对诸将道:“看这涛涛江水,正如那内外不和的燕国,必将为我军乘风而破之。”
众人不知桓温为何突然说这么一句话,都不敢插话,只望向一旁的郗超和王珣,因为他们俩人,可算是最懂桓温心思的了。
王珣道:“明公威名,早已扬于四海,今帅王师讨燕,燕人内既不和,岂能相抗!明公收复中原,光复华夏,已是指日可待了。”
众人闻言,也都一起道:“收复中原,指日可待!”
桓温此时正希望听到这样的话,虽然有些恭维的意味,但却也说明众将一心,只要心齐,就绝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然而桓温没有注意到的是,船上的每个人几乎都在开口附和,却唯独郗超满怀忧色,一言不发。
大军行进了五日,便到了京口,与先到的桓冲汇合。
两军既和,军势又增现在便只待豫州刺史袁真的消息了。
桓温问道:“五弟,袁豫州现在可有消息传来?”
桓冲道:“回大哥,这几日尚没有消息传来,我想应该就在这几日了,不如先让大军休整休整,顺便等待袁豫州的消息。”
桓温道:“也好,大军刚至,一路劳顿,正好在此歇息整顿一番,等两日再启程出发。”
于是下令大军筑营休整,等待袁真的消息。
三日之后,快马来报,袁真已点好本部兵马,随时候命,只待桓温一声令下,便可挥军北上。
桓温闻讯,连忙书信一封,命来人带回交给袁真,命他即刻率军北上,攻谯、梁二郡,而他自己则率军从兖州进军。
那人拿着书信,便快马回转。
第二日,桓温传令军中,命大军拔营上船,经泗水一路北上。
不过两日,大军便出了晋境,进入燕国境内,也不知是燕人疏于防备,还是燕人在这泗水之旁,根本没有布防,大军一路向前,竟没有遇到半点阻碍。
百里舟行,又在敌国境内,桓温不敢有丝毫懈怠,下令全军戒严,缓速稳行,若有敌情,可随时迎敌。
桓温舟师大发,举众入燕,不仅在晋国传得沸沸扬扬,就连关中也感受到了一丝骚动。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