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789.再见于禁(三)-白酒(第 3/3 页)

    清香型酒:清香纯正、诸味协调、醇甜柔口、余味爽净;

    米香型酒:蜜香清雅、入口绵柔、落口爽净、回味怡畅。

    后来官方又认定了馥郁香型、芝麻香型、兼香型、董香型、豉香型、凤香型等更多香型,评语也都是类似的写意风格。虽然描述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从化验结果看,不同香型之间成分确实不大一样。

    我国白酒复杂的香型划分体系,总算就此形成。

    至于不同香型区别到底在哪?相信很多天天喝酒的人也未必清楚。

    其实白酒里98%都是酒精和水,判断香型也好,区分优劣也好,看的其实只是2%的芳香物质,也就是看带着微生物的酒曲,和不同粮食里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反应出了些什么醛酯醇。问题在于,不管是哪个香型的白酒,都很难像金酒威士忌一样加冰、空口喝,也不大能兼容果汁饮料、雪碧、冰红茶。这一点,是我国白酒和国外蒸馏酒最大的不同,国外的蒸馏酒,即便是烈度极高的伏特加、朗姆酒这一级别的,也大多能空口享用。

    但白酒不行,白酒的特点就是很难空口品尝。就连老一辈人喝白酒也总需要点下酒菜,最不济也得来根酱油桶上拔下来的铁钉子。所以这对于入门选手来说,可以说完全是新的饮酒领域,放弃也不是不可理解的。

    至于说白酒的起源,这个真的不好说,算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那种情况。

    现代的“白酒”一词,通常指谷物蒸馏酒。而从汉魏到晚清,国人就一直把米酒叫做“白酒”,把白酒叫做“烧酒”、“火酒”、“烧刀”。

    汉魏时代酿酒,有清酒和浊酒之分,浊酒曲量少,酒精度低,浑浊度高,清酒则曲量多,酒精度高,也相对清澈。

    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开始,西方专家和我国学者都认为,白酒是元代蒙古人从阿拉伯人处学来的蒸馏法以后才出现的酒,虽然近年来一直有学者试图把我国白酒的诞辰上推到唐宋甚至东汉,但证据并不确凿。

    总体来说,以我们现在对白酒起码要三十八度以上,最好能有五六十度的期许来看,大规模生产烧酒,还是元代的事情。

    白酒流行了几百年,而真正取代黄酒的地位,成为中国酒文化象征,确实要等到建国以后。白酒的流行路径有两条,一条是茅台上桌,一条是辣椒下酒。就目前的青年人饮酒趋势来看,白酒什么时候掺上了苏打水加进了冰酒石,才算是迈入了走向世界的新征程。

    说起来也好笑,白酒长期作为国酒用来招待访华的美苏首脑,成为外交的酒,友谊的酒。

    在这种情况下,白酒都没能全世界流行,这和酒曲带来的风味过于“东亚”关系很大。

    如果当年换成没什么风味成分可言的液态发酵酒,白酒说不定早就和伏特加一样,就变成鸡尾酒最常用的基酒之一了。就是因为风味太过于独特,你要不是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人文环境里,想要接受白酒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众所周知的是,接受门槛越低,一件东西的传播力度就会越光,西方文化里的很多东西,就是占着这么一点便宜,才能广为流传。而东方文化里的东西,特点是足够强烈了,但也因此变得难以传播。

    白酒,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而三哥今天带来的,是更加有特点的北桐的地方酒,周方远已经可以预见于禁三杯酒下肚之后的样子了,在他的印象里,于禁可从来不是什么能喝酒的人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谁把谁当真 上瘾 娇瘾 仵作惊华 温柔予你 刺青 专属深爱 他喜欢你很久了 偏执狂 攻玉 夜行歌 殿下让我还他清白 温香艳玉 宠她 最后一只瓢虫 择木而栖 魔种降临 当年铁甲动帝王(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