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年猪一嚎满堂红(第 1/4 页)
张扬从福田县回到家,才发现家里人只买了一点点年货。
张家人勤俭惯了,王素兰尤甚。
张扬给了她六千多块钱,但她舍不得花。
这个农村普通家庭的主妇,心里眼里算计的,全是将来要花钱的大事。
奶奶年寿已高,万一有个万一,不管是进医院,还是上坟山,那都是花钱的大户;大儿子张军,眼瞅着一年大过一年,在农村,这个年纪的青年人,没有读书的话,已经开始张罗相亲和订婚这样的大事了;二儿子张扬、小女儿张琳,一个马上要考大学,一个即将上高中,都是要花钱的时候。
还有件事,是重中之重。家里虽然盖了新房,却只是个小小的三向,还是个平顶,一家人住着,捉襟见肘,张军要是结婚,到时连间像样的新房都没有,哪家闺女肯嫁过来?要么把新房升上去,要么把老土屋推了再砌新屋。
王素兰的划算,是把老土屋推了砌新屋,两个儿子,一人一幢屋,这在农村,也算是结婚必备的标配。
所以,凡是到她手里的钱,一分钱都会掰成两分来用,进了她的手,就被攥得紧紧的,再想掏出来就难了。
张军一个月只有四、五百块钱的收入,冬季雨雪天多,又耽搁了不少时间,这两个月的收入锐减,除去平时的开支用度,手里没有几个余钱。
因此,这个年,张家人只买了些必不可少的年货。
张扬回来后,一看年货买少了,就带上爸爸和哥哥,去到镇上,又买了十斤瓜子花生,五斤纸包糖。其它诸如烟酒灯笼,木耳、红枣、干辣椒等干货,还有油盐酱醋等调料,不可胜计。
一般农家,有这些也够了,但张扬又买了几箱水果,自己吃,待客用,都是极好的。
蔬菜家里有,鸡鸭家养的也够,肉的话,家里有头两百多斤的猪,就等着下午杀呢。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一套新衣裳,这是必须的。
之前手头紧张,只给奶奶和张琳置办了新衣,现在张扬又给大家添了新衣裳。
七七八八加起来,张扬花出去近一千块钱。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
下午,张家人开始忙碌。
村里的屠户从早开始忙,一直杀猪,到下午三点才轮到张扬家。
张家男丁多,几个人把年猪从栏里哄出来,赶到堂屋里。
堂屋中央,摆了两条长木凳。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