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二零章 大海战之十:伏击(第 2/2 页)

    苏窦山的地形,也非常有意思:整体是一个东西狭长的地形,同时,其西侧,又是一个南北狭长的地形——其长度,几乎赶上了整体的东西长度,于是,整个苏窦山,就像一个大大的、横置的“T”字,头朝西、尾朝东的横卧在海面上。

    苏窦山南、北两侧,皆有海湾,向岛屿中央深深凹入;而这一南一北两个海湾,亦皆有开发成一等一良港的潜质。

    其中,南侧海湾沿岸,还有些崖石、礁石,而北部海湾,非但形如内湖——当地人名之曰“基湖”,而且,沿岸是一溜儿极宽绰的沙滩,沙质细软,人行其上,如履地毡,军舰虽不能直接靠岸,但是,在“基湖”中下锚之后,以小艇驳送士兵上岸,毫无滞碍。

    哎,事实上,这个“基湖”,后世可是有“南方北戴河”之誉的,碧海银沙,茂林修竹,白天,“基湖”是海浴、沙浴、日光浴的胜地;晚上,新月甫出,波光粼粼,满湾银辉,则“春江花月夜”之妙境,悠然而生矣。

    扯远了,总之,这个“基湖”,一定是“北京—东京”舰队之首选、必选。

    “北京—东京”舰队将如何进入“基湖”呢?

    就是说,其“动线”——即航线——何如呢?

    因为苏窦山西宽、东窄的特殊地形,也因为“北京—东京”舰队乃自东南外海而来,而苏窦山位处诸岛之中央,所以,法国人绝不会去绕行苏窦山的西侧,而只会航经岛屿的东侧,然后左折,来到岛屿的北侧,进入“基湖”。

    苏窦山东侧,有两条航道,一条是苏窦山和位于其东南方的黄龙山之间的航道,暂名之曰“苏黄水道”;另一条,是黄龙山和位于其正东方的李西山——即后世之枸杞岛——之间的航道,暂名之曰“黄李水道”,这两条水道,皆可通行大吨位舰船,不过,“黄李水道”远较“苏黄水道”宽阔。

    “北京—东京”舰队自从马祖起航之后,一直是紧贴我东南沿海海岸线航行,以耀武扬威,不过,这个“紧贴”,是相对的。

    杭州湾外海群岛中,以舟山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定海县就设在这里,但“北京—东京”舰队不大可能去“紧贴”舟山,这是因为,舟山之北就是岱山,而由岱山而东,一直到东福山,这一线,岛屿极多,分布极密、极细碎,并不适合大吨位舰船穿行,“北京—东京”舰队“紧贴”过了舟山,还是得右折而东,绕过东福山,才能继续北上。

    所以,倒不如一开始就取个直线?

    反正,不论“北京—东京”舰队怎么兜兜转转,最终,都得由东福山水道北上。

    过了东福山,海面开阔,一路直行,一越过前文说的那条“纬线”,进入北部诸岛海域,正对“北京—东京”舰队的,就是“黄李水道”了。

    再加上“黄李水道”远较“苏黄水道”宽阔,所以,可以确定,“北京—东京”舰队一定会走“黄李水道”。

    好了,既如此,“伏击”的计划,便呼之欲出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红楼琏二爷 大清要完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寒门崛起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大唐腾飞之路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万历明君 冰川天女传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机战之无限边境 全唐诗 沉溺 大清要完 斗罗:开局收服蓝银皇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星海王座 世子妃 办公室潜规则 我在木叶练吐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