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最为波澜壮阔的一页(第 3/4 页)
鲁讯刚到学校,学校当局就问履历、问著作、问计划、问年底有什么成绩表,希望快并多出成果。来为学校扬名。
厦门大学对于投资人非常看重。
一位银行家来到厦大,学校当局忙得不亦乐乎,鲁讯蔑视这种绕着“钱”字打转的风气。
有人拉着鲁讯去陪银行家照相,他坚决拒绝了。
这里很难说谁对谁错,只能说是各自的立场不同。
民办大学出高薪聘请声望高的教授,目的就是为了出成绩。打响学校的知名度,民办学校没有教育部的资金支持,只能依靠自筹资金。
鲁讯在北平的时候教只是兼职,正经工作是公务员。
所以,他来到厦门大学后极为不适应这种功利性的氛围,作为教育部的公务员,都是别人求他办事,哪里有陪着银行家照相吃饭的道理。
由此可见,鲁讯还没有转变自己的身份。
他现在拿着厦门大学的高薪,就是厦门大学的员工,一个员工不听领导的指示,自然会受到责难,这就是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的区别。
就算在公办大学,经常和校长顶撞的教授,恐怕也做不长久。
正如他给许广评的信中所说:“我以北京为污浊,乃至厦门,现在想来,可谓妄想,大沟不干净,小沟就干净么?”
其实,在那里都一样,这是职场法则,他如果不转变心态,这种事情还会生。
这或许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鲁讯在广州并没有待多久,几个月后就和许广评来到上海。
这个时候,胡拾在美国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预备国。
他这些年在北大教,被人称为胡博士,其实他并没有博士学位证。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