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一场电影行业的战争(第 3/4 页)
直到192o年,日本松竹电影公司成立,采用了好莱坞的制片方式,建立了以导演为中心的拍片制度,日本电影才逐渐进入正轨。
在林子轩的影响下,现在的中国电影已经远远过了日本电影。
不少日本商人甚至会把中国电影带日本放映。影响到日本电影行业的展。
日本情报部门觉得东方通讯社的提议很好,拍摄一部反映日本海军在中日战争中英勇作战的电影,有利于宣传日本的正面形象。
但这部电影不能由日本的电影公司来拍摄,那样容易引起中国观众的反感。
日本可以暗中支持中国的电影公司拍摄。
他们经过仔细甄选。找到了和上海明星电影公司是死对头的天一电影公司,也就是张时川和邵醉嗡的电影公司。
日本人出资金,连军舰都可以用来拍摄,只是要借用中国电影公司的名义。
他们甚至提出入股天一电影公司,全力支持天一公司和林子轩抗衡。
面对日本人的诱惑,张时川和邵醉嗡的态度并不相同。
邵醉嗡虽然被林子轩逼的只能向南洋等地展。但拒绝和日本人合作。
张时川则犹豫不定。
日本人打听到张时川看重利益,便不断的增加筹码。
作为一位电影人,张时川也想着和林子轩一较高下,日本人在上海和很多商家合作都没问题,只是拍电影而已,何况还有这么丰厚的报酬。
于是,他答应了日本人。
1926年9月,张时川离开天一电影公司,注册资金1o万元,创立了中华电影股份公司。
日本人是公司的大股东,张时川和一些他在电影圈的朋友成为公司的小股东。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