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一场电影行业的战争(第 2/4 页)
日本人把各种意见提交了上去,等待上级的命令。
对于东方通讯社的建议,日本情报部门觉得在中国展开大力宣传的时机到了。
从晚清到民国,上海一直是日本势力潜伏中国的最大据点。
日本的东亚同文会在上海设立了东亚同文院。并成立支那研究所,以此为掩护,进行中国情报收集调查,并编纂支那年鉴。
这个所谓的东亚同文院就是一所间谍学校,创办人中岛真雄本身就是一名大间谍。
在对中国的宣传上。日本一向是不遗余力。
日本人以民间人士的身份在上海创办多家报纸。
可以说,上海是日系报纸在中国的源地,也是日系报纸最多的地区。
比如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有亚东时报、同文沪报和上海新报等。
中岛真雄不仅自己在上海及其它城市投资报纸,他的很多学生大部分也进入了各地的报馆中,充当主编、编辑和记者。
除了报纸上的宣传,这些年,日本在中国做了不少的工作。
比如在东北支持张座霖,在中国各地建立日本人聚居区,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
他们对中国的社会名流采用各种拉拢手段,争取这些人的支持。
随着电影的展。日本人意识到光是报纸还不够,电影和广播都是非常好的宣传手段。
然而,和中国电影一样,日本的电影行业并不达,无法和欧美等国家相比。
日本最早的正式影院是19o3年建立的东京浅草的电气馆。
最早的制片厂是19o8年由吉泽商行在东京目黑创建。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