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所谓知己(第 2/3 页)
他向警察本部的工作人员打听,得到的消息却是这些书籍是中国那边捐助过来的。工作人员还抱怨说捐助什么不好,偏偏捐助这些没用的东西。
因为灾民很多,不少地方发生哄抢事件,所以救灾物资大多存放在警察本部,需要的时候再搬运出去。
对于这些书籍,警察们不知道如何处理,只能暂时堆放在那里,等待命令。
或许还需要文化部门的审查,谁知道里面有没有不健康的书籍,他们也不精通中文。
川端康城想了想。那本《雪国》应该是生活在中国的日本侨民所写,这些书籍不应该被堆放在这里被随意践踏。
他和另外两人商议,应该尽快把这批书籍送到大学或者图书馆。
至于审查的问题,这个时候的文化部门恐怕是顾不上,只能一切从简了,找一位精通汉语的专家来鉴别一下就是了。
在日本,精通汉语的学者不少,很多日本人都会一些汉语。
此时,川端康城和金东光在日本文坛刚刚出头,而芥川龙之界已经是成名作家了。
芥川龙之界生于1892年。在1915年写出了后来享誉世界的《竹林下》,不过那时他还是个无名青年,到1919年才开始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
1921年,他被大阪每日新闻社以海外观察员的身份派往中国。
在中国。他从上海出发,一路游览了杭州、苏州、扬州、南京和芜湖,然后溯江而上至汉口,游洞庭,访长沙,经郑州、洛阳、龙门前往北京。
他非常了解中国文学。尤其喜欢《水浒传》和《西游记》。
由他出面,向日本文化部发出申请,代为处理这批由中国运送来的书籍。
几日后,日本文化部才有了回信,并派了一位专员负责此事。
后来,这批书籍被分别送入日本各大学和图书馆收藏,其中一些宣传革命和思想不健康的书籍被查收和焚毁。
川端康城拿走了《雪国》,回到东京仔细阅读。
对于《伊豆的舞女》他有一种熟悉的亲切感,对于《雪国》他就只有深深的叹服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