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四章 有中国特色的特效(第 2/3 页)

    这绳儿有俩个分支,就吊在柱子上,坠下来两头各有一个环,底下人一拉,台上这人往上一蹬,相互一配合,就能飞起来了。

    另外,冤魂之类飞来飞去的还可以使用跷车。

    台上整个儿是黑台,什么灯都闭了,先用镁粉烧,弄出到处是鬼火的模样,演员穿着骷髅衣站在跷车上,那跷车就好比翘翘板一样。

    其实就是杠杆原理,杆儿下半部一按,那头儿就起来了,这鬼就腾空而起了。

    还有神话剧《剑侠传》里的妖怪山魈,书中描述的是一个起码有六个人身、凶悍威猛、叫声如雷的巨兽。

    那么在台上呢,山魈用两只爪子抓起侠女,往嘴里送。

    看起来很真实,实质上这个山魈只有半个身子,窝在布景里头,山魈的双爪有钢丝操控,可以活动。

    右爪的掌上安了一个吊环,当左爪移向胸前,右爪去抓人的时候,侠女就拉住这个吊环随着右手活动,吊到山魈的嘴里,当人进口中之时落幕。

    它这个嘴也是可以活动的,里边都是线绳儿,张开、闭合都是可操控的,口腔里再安装上扩音喇叭。

    本来巨大的怪兽就很可怕了,又拼命大吼,张开血盆大口,抓人、吃人,整个舞台氛围把那些假的、虚的东西都被观众主观地掩盖掉了。

    这和后世好莱坞制作恐龙模型是一个道理。

    机关布景说破了,都没什么花招,也就是用了化学、物理等一些基础知识。

    主要还是戏曲从业人员紧跟潮流的创新精神,编演了这些安排有无数繁难机关布景的连台本戏,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特效技巧。

    机关布景戏兴起于民国初年,在二十年代获得长足发展,三四十年代极为兴盛,到了五十年代就被禁止演出了。

    一方面是因为演出的内容不好,都是武侠神怪之类,另一方面是滥用机关布景,弱化了表演艺术。

    这也是后世在京剧舞台上看不到机关布景戏的主要原因。

    在三四十年代里,《西游记》是演出最多的一出连台本戏。

    孙悟空腾云驾雾,七十二变,最适合利用魔术中的机关道具大变活人。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晋末长剑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星海王座 北齐怪谈 沉溺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晋末长剑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全唐诗 木叶之风暴之主 大清要完 世子妃 我在木叶练吐纳 撩神[快穿] 从冒名顶替县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