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四章 有中国特色的特效(第 1/3 页)

    机关布景戏是中国戏曲的传统,早已有之。

    明代张岱的《陶庵梦忆》第五卷中记载的“刘晖吉女戏”,就对当时的“机关布景”作了生动细腻的描述。

    而让机关布景戏轰动一时的还要从民国初年说起。

    民国初年,西方的话剧、歌剧、电影、魔术、新式歌舞、飞车走壁等艺术方式率先传入上海,影响了京剧扮演和舞台方式。

    海派京剧在方式技巧上的革新并不让于在剧目、剧本上的出新。

    声光电化,斑驳陆离的机关布景成为海派京剧的另一特征。

    和京派京剧注重传统不同,海派京剧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好看、好听、好玩来满足各种层次的观众。

    它的法宝之一就是机关布景。

    当中国传统戏剧中的机关布景戏和来自西方的魔术碰撞之后,擦出了令人眩目的火花。

    海派京剧借鉴了西方的艺术表演方式,把机关布景制作的精巧绝伦,美轮美奂。

    比如,1920年,在上海演出的长达32本的《狸猫换太子》。

    其机关布景和光电幻术如广告所说:“壁上现魁星,电影剥狸猫,池中出土地,婴儿变蟠桃,火场驾仙桥,莲花腾空飞。”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戏中有一段情节:李娘娘被禁在寒宫冷院,刘娘娘派郭槐火烧寒宫。

    放火有火景,上头是冷宫景儿,底下是火景儿。

    李娘娘的人站在离火景有些距离的高处避火,正在这紧急万分之时,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前来搭救。

    李娘娘从高处飞出台去得救,这个用的就是“空中飞人”,是海派京剧中常用的技巧。

    先让演员背上一个用后世话说“威亚”的那么一个钢丝一样的装置,后头暗中有拉绳儿的操作人员。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星海王座 北齐怪谈 沉溺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晋末长剑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全唐诗 木叶之风暴之主 大清要完 世子妃 我在木叶练吐纳 撩神[快穿] 从冒名顶替县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