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蜂拥争抢(第 3/4 页)
“中汽”这个词现在已经见诸媒体,许多记者在中华集团日益展壮大前提条件下,干脆就以“中汽”称呼。
起了大早,赶了个晚集。
万向集团老总鲁冠丘在收购湘火炬方面其实介入时机更早,在德隆系岌岌可危之时,他就私下联络过唐千里,询问对湘火炬的收购价。在计算了负债之后,万向报价6.4亿元收购。
作为德隆系最优越的资产之一,最算一路跌停后停牌,湘火炬市值还是过4o亿。现在万向集团想以6.4亿接手,算盘打得非常精明。唐千里心里价位至少在8亿,双方有一定差距。
没想到谈判没完成,德隆就被华融接管,这次股权转让就中止了。
优质的资产,谁都看得到。
当托管方华融把湘火炬摆上货架,标明价高者得时,鲁冠丘很是后悔。
因为不单潍柴动力前来,就连中华集团也来了。
现在这样的竞标,有了财大气粗的韩皓加入,价格想少于8亿基本是不可能。
早知道就一口价答应唐千里的8亿开价,万向把湘火炬落袋为安,吞到肚子里实现自己的整车梦。
鲁冠丘有着浙海人的精明,多年商海浮沉就靠着自己小心翼翼避开了许多漩涡,从不打头脑热之战。能用一分钱买到的东西,绝不会多花上一厘。随着年纪增大,他也愈保守,虽然一直想进入整车领域,但总希望能在最低点抄底进入。
精明过头就会保守,从而丧失好不容易得来的好机会。要是他胆子大一些,当初没有报出低价,说不准急着救火的唐千里已经把湘火炬拱手相让了。
拥有柴油动机的企业,一旦控制了湘火炬,就完成了重型车的核心产业链布局。
因此,在中华集团之后,上汽紧接着杀入,他们的商用车之梦可不会轻易放弃。
很快,重卡领导者一汽、东风也加入进来,作为一种战略性防守策略,拿下湘火炬不但打通产业链,还能扼杀新对手的进入,消除未来竞争者。
就连客车老大宇通汽车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报名加入战团。客车和重卡几乎相差一张白纸,一捅破就能跨界生产,宇通生产重卡的话也算是合理扩张。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