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章关于撤藩的争论(第 3/3 页)

    这三藩由此知道了康熙的厉害。这个康熙不管三七二十一,不按常理出牌,这让他们措手不及。

    吴三桂和耿精忠由此陷入一片茫然之中。他们才向自己已到了关键时刻。他们明白朝廷是不会让他们继续存在的。如果也学尚可喜自请撤藩,那么很明显,一旦朝廷同意,结果会跟尚可喜一样惨。

    但是,不自请撤藩又能怎么样呢?那时候说实在的,他们还没有造反的意向。

    靖南王耿精忠思虑再三,感到万般无奈,只好走一步看一步,只好上书奏请撤藩。

    但是三藩之首吴三桂就不那么简单了。他心思得更深,更远。

    正在这时候,远在京城的吴应熊给他送封信来。这个吴应熊是吴三桂在京城的风向标:原来在得悉尚可喜给皇上上书奏请解职回东北的时候,他给他父亲吴三桂来过信。现在,听说耿精忠也给皇上上书自请撤藩,吴应熊赶紧给他父亲吴三桂写信,大意是:现在局势很是让人焦虑:康熙伙同孝庄和明珠等一起来对付我们了,我们要认真对待。父亲最终是回辽东,还是有别的行动,请父亲自行斟酌。

    实际上,康熙对这个人的作用看得太小了。这个人始终是锲入朝廷的吴三桂的一颗钉子。

    这样的信吴三桂接到后,当然也举棋不定了。但是,他把自己看得过高了:自己雄踞西南一隅,是云贵边防的“长城”,兵多将广,粮草充足,估计清廷也不敢动他。

    吴三桂有一点没考虑到,就是大清今天的皇上康熙是个胆大如牛的人,他的胆量甚至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普通人认为不可为的事情,康熙都能做得出来。

    的确,一开始,康熙的胆略和魄力,把这些藩王打的晕头转向。康熙确实比鳌拜那时候长了几岁,见识和执政经验更是增长了许多,当然,胆量就更大了。

    正在焦虑中的康熙,一听有来自南方的奏折,高兴地喊道:“哦,终于来了,快传明珠他们觐见。”看得出,康熙很兴奋。后来的现实说明,他把当时的形势看得太乐观了,对吴三桂几个藩王的势力估计得太低了。这样,康熙就要为自己这样肤浅的见识,要付出代价。

    是马上撤藩,还是缓缓地下手?一直是朝中大臣们正义的焦点。现在,这个争议还在紫禁城康熙的小书房里激烈地进行。

    康熙是南方的信一到,就马上召集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让大臣们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并且达成回复三个藩王的一致的意见。

    大臣们分成了同意马上撤藩和不同意马上撤藩的两大阵营。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理由,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场面很热闹。

    以图海为代表的多数大臣认为,不宜立即撤藩。他们认为,三藩的势力还很大,如果现在撤藩,势必会造成逼上梁山的局面,他们就会狗急跳墙,势必犯上作乱。

    以户部尚书迷思翰、兵部尚书明珠、刑部尚书莫洛苏拜等大臣为代表的少数几位大臣认为,既然南方已经安定了,现在可以立即撤藩,在他们还没有兴风作浪之前,一举把他们的根挖掉。

    两种意见各执己见,各说各的理由,针锋相对,在康熙的那个小书房里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最后,大家把目光都投向决策者康熙身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普罗之主 猎妖高校 皇修 神农道君 这个体质便宜卖 武道丹帝 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太古神尊 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超品渔夫 重生之都市仙尊 万神主宰 灰烬领主 修罗武神 大荒剑帝 吞噬古帝 校花的贴身高手 太荒吞天诀 人族镇守使 陆地键仙
最多阅读 万相之王 从军行 我的好女婿 夜无疆 只是对你认了真 魔王 最强升级系统 皇修 神农道君 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凌天剑帝 甜牙齿 龙渊剑神 神话纪元,我进化成了恒星级巨兽 九龙归一诀 九星神龙诀 江湖侠女泪 仙府种田 万世之名 恐怖时代:我,城隍,开始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