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康熙又训练出一支生力军(第 2/3 页)
更让康熙震动的是,面对儿子的不孝之举,尚可喜竟然没有办法,只能气愤之极,最后竟然呕血身亡!
一时,朝廷的兵力有限,钱粮也不足,也无法再进攻,吴三桂由于后勤跟不上,也是强弩之末。双方在长江两岸对峙。战争进入焦着状态。
听到这个消息,康熙和整个朝廷都高兴万分。尚可喜一死,三藩就失去一个,就剩下两藩了。吴三桂的进攻至此总算被遏制住了。 康熙高兴万分,对大臣们说:“现在我们再一鼓作气就可以得到胜利了。为了鼓舞士气,朕准备亲征,争取打败三藩,取得最后的胜利。”
一听到皇上要亲征,满朝文武都表示反对。大家认为,在这个时刻皇上御驾亲征,只能给士兵增加负担,作用不大,亲征没有用。
康熙听到大臣们的反应不愿意:“朕就那么没有用啦?起码能鼓舞士气不是?”
大臣们也有他们的理由:“皇上御驾亲征,有用是有用,不过作用不大,还不如在后方做保障呢。”
一时间,康熙和大臣们的争论进行正酣之时,传来察哈尔王叛变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康熙就像被人打了闷棍一样,脑袋一片空白。因为,平三藩的战争正在关键时刻,几乎所有机动的士兵都被派到了前线,京城已成空城。康熙苦于无力量对付,扼腕叹息。这真是雪上加霜啊。
因为前方的情况十分吓人,报上来的战况很吓人:察哈尔王骑兵一万,况且已经离京城只有六百里的路程了。康熙眉头紧皱,怎么办?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么大的变故,却没有兵力应付,这可怎么办?
当时,康熙犯愁得一筹莫展,据说心里被堵得吃不下饭了!
正在这时,外面报说:“周培公求见!”康熙也没在意,朕都没有办法,你能有什么办法?
不过看在周培公的面子上,康熙让他进来,很不情愿的。
但是,周培公进来磕头,他的第一句话就让康熙感到高兴:“万岁,臣有一计。”这使康熙感到心里一亮:毕竟有人为皇上分忧!
“快快讲来!”
“请万岁降一道旨。”
“你说的具体一些。”
“将在京城的王公、贝勒和旗主的家奴全部征来,臣大概算了算,可得精兵三万。可以由图海率领,臣来辅佐,臣担保半月之内,必定平定叛乱。”
康熙一听,喜上眉梢,对呀,这样不就得到三万精兵了吗?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