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子欲办报(第三更,为盟主摇摇摇头加更,加第三更!)(第 2/4 页)
府县里的情况相对好很多,即便普通百姓没有读过书,但多少也认识几个字。
可此时的大明是个十分彻底的农耕社会。县以下乡村人口比县城州城府城里的人口多的多。
朱慈烺要办报就不得不考虑这个现实的问题。
朱慈烺的想法是通过办夜校来教村民识字。
一个村子里总有识字的人,甚至有可能有个把秀才。
可以由这些人出任讲师,教村民识字。
其实这有点类似于明代的社学。只不过社学是教小孩子的,而夜校是教成人的。
朱慈烺不需要这些村民都能熟读四书五经,只需要他们能够识字,这个难度并不高。
当然要做到这点必须要把里甲制恢复起来。
里甲制是用来管理户籍的制度。
明初规定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其中抽出十户为里长,其余一百户分为十甲,每甲之中又抽一人为甲。
不论是里长还是甲都是轮流担任的,理论上讲十年应该轮流一遍。
里长甲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统计所属人户丁口田产及其变化,以及赋税征收,徭役摊派。
在里甲制度的基础上编制黄册鱼鳞图册。
有明一朝,皇权是不下县的。
官府对基层的统治便依靠这些里长甲。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