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01章 点泥成金(第 3/3 页)

    其实邢瓷和越瓷这两大窑口,是中国陶瓷史上两朵奇葩,没有高下,每个品种的审美趣味和境界都非常高,堪称并驾齐驱,没法说哪个高哪个低。诗歌中有很多描写,比如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茶瓯》,茶瓯,就是茶碗。皮日休这么写:“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南方人和北方人都能造瓷器,这瓷器像月亮一样,像云彩一样,就是漂亮,都说得比较虚。但皮日休还是做了很客观的评价,说南方人和北方人都能够烧造很好的瓷器。

    唐代的青瓷以南方越窑为主。越窑的范围主要指唐代越州行政管辖的七个县,包括余姚、诸暨、萧山、上虞等等。古代瓷器的命名,大多是以当时的行政区域加上窑口的名字命名,比如越州产的瓷器就叫越窑。

    唐人陆龟蒙有关于越窑的诗歌,他说:“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容越窑颜色的青翠漂亮。其实,最早期的越窑有点儿偏黄,那个黄是绿里透黄,有点儿像我们吃的红糖的那种糖黄色。

    早年故宫的陈万里先生,20世纪30年代在浙江就买过这么一个越窑的青瓷注子。后来陈先生把它捐给了故宫。所谓“注子“,就是执壶,小口。执壶是现在的名称,唐代记载里就叫“注子“,也叫“偏提“,偏着提着。注子是由鸡头壶逐渐演变过来的,它做起来比鸡头壶省事。我刚才说了,当经济发展的时候,很多跟内心感受相关的东西就要去掉,要不做起来麻烦。做一个鸡头壶的时间,可能做出十个普通的壶了,经济需求一大,很多觉得不太重要的地方就去掉了。

    我刚喜欢陶瓷的时候,在故宫看见这个壶,觉得美不胜收,围着展柜看了很久,特别喜欢。我一直想:我什么时候能买这么一把壶?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我去香港,到处打听有没有这样的壶,也没买到。后来有一次碰到了五代越窑的壶,长流。“流“是什么呢?就是指瓷器中的壶嘴部分,专业术语叫“流“,流水嘛。唐代由于受工艺限制,壶嘴都特别短,所以叫“短流“。到了五代以后,壶嘴就加长了,叫“长流“。这条规律不可逾越。唐代一把长流的壶都没有,都是短流,因为受工艺限制,烧不成。我估计他们也试着烧过长流的壶,可能一见火,那壶嘴就弯了,就塌下来了,所以唐壶都是短流的。

    我当时很喜欢短流执壶,因为见惯了长嘴的壶,所以对这种短嘴的壶特别感兴趣。但当时就是找不到,最后碰上了五代长流的壶。卖壶的人就说:“哎呀,马先生,不要按图索骥啦,碰见什么是什么,随缘吧。“我想也对,从收藏的角度讲,很多时候就是相信这个缘,相遇为缘嘛。你追求的东西有时候是个梦,你追求不到;你永远怀着梦想去追求是不行的,收藏就是要相遇为缘,碰到喜欢的东西就不应该错过。我就买了这把壶,至今还在我手里,有盖,非常漂亮。今天想起来,价钱也非常便宜。珍惜机会是收藏中很重要的一点,一旦你碰到东西了,跟你追求的有点儿差距,但你喜欢,这时就应该珍惜这个机遇。

    要知道,早期的壶不是茶壶,都是酒壶。我看过一些展览,他们把一些唐代的酒壶拿出来作为茶具展览,这是不对的。当时喝茶不用这种壶,我们今天喝茶的方式是明代以后才确立的,宋元以前的喝茶方式跟今天完全不一样,将来讲茶具的时候会讲到这些。

    邢窑在今天河北省管辖区域内,唐代为邢州所管辖,囊括了十一个县。唐代李肇《国史补》中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邢窑的白瓷和广东肇庆的端砚,非常有名,无论有钱还是没钱的人,都在使,可见当时的产量非常大。

    邢窑有一种底下写“盈“字款的,我一开始喜欢陶瓷的时候,特别注意到这一点。“盈“是什么意思呢?是唐代的大盈库。电视剧《大明宫词》看过吧?唐代大明宫的遗址里出过残片,上面就写着“盈“,可见当时皇宫都在使用。“盈“字款邢窑白瓷是皇家御用瓷器,《旧唐书》中有记载:“(唐天宝年间)每岁进钱百亿,宝货称是。云非正额租庸,便入百宝大盈库,以供人主宴私赏赐之用。“开元天宝年间,号称“开天盛世“,国库都比较充盈。大盈库,严格说来不是国库,是皇上的私库,每年这里进来很多钱以及各种宝物。当时这种“盈“字款的瓷器,也就入了大盈库。这些东西供皇上赏赐、送人。邢窑中还有翰林院专用的“翰林“款白瓷,都是邢窑中非常重要的品种。

    这么重要的瓷器,就让我碰上了。20世纪80年代去香港的时候,有个人拿出一个白碗,我一看,底下写着“盈“字。我那时记性比现在好,那个“盈“字怎么写,我记得清清楚楚。现在岁数大了,记性不如年轻时清楚。我看完以后非常激动。但那个人不知道,问:“这盈字啥意思?“我当然装作不知,说:“我也不知道啥意思,爱写什么写什么呗!“

    我当时心里怦怦直跳,特别想买这个东西。然后他就说:“也没准是个人名,这有什么用?一个素白碗多少钱,写上字的理应贵一点儿。“我就说:“贵一点儿行,贵多了不行。“那个人不知道大盈库这件事,《中国陶瓷史》上专门讲过关于这个“盈“字款的事。可这人不读陶瓷史,可能也读了很多书,都是画册,一高兴翻翻就过去了。你要真正了解陶瓷,就要了解陶瓷的历史,我觉得这就是读书的好处。我装作不知,三磨蹭两磨蹭,最后把这个碗便宜地买了,一路唱歌回到北京。

    收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有备无患,书要多读。多读一点儿书,你就可能多获得一点儿好处。过去说“有备无患“,收藏是“有备无漏“,你有这个准备,漏儿就跑不了。收藏的人都喜欢捡漏儿,但当你真碰到漏儿的时候,你的知识会告诉你是不是能够马上决断。

    邢窑、越窑这两种瓷器,是统领中国唐代瓷器的两支大军。在这两支大军之外,还有很多小部队,比如长沙窑,也叫铜官窑,窑址就在今天的湖南长沙附近。

    长沙窑很重要,它开创中国瓷器釉下彩装饰、文字装饰之先河。长沙窑有很多文字装饰,在瓷器上写了很多世俗俚语,比如“仁义礼智信“。还有我们在《全唐诗》上都查不到的唐诗,因为长沙窑是唐代的窑口,所以它上面写的诗都可以称之为唐诗。比如:“上有千年鸟,下有百岁人。丈夫具纸笔,一世不求人。“这听着像诗,也像顺口溜,很通俗,表明了当时人生活的状态。

    唐代的另一种装饰非常强烈的瓷器,叫鲁山花瓷。鲁山花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意义也非常重大,窑口在河南。上面装饰很多大色块,明显是有意识地涂上去的,有点儿像我们今天的现代抽象画,不具象。长沙窑往往会画只鸟,画朵花,很具象。

    鲁山窑的花鼓非常有名。我一开始喜欢陶瓷的时候,也研究了很长时间。我当时不能想象,一个这么大的瓷鼓背在身上多重啊,也很容易碎,腰鼓要拍来拍去嘛,总觉得不成道理,但古书上记载非常明确。

    鲁山花鼓比较罕见,所以当你碰到的时候,你往往不能相信这个东西是真的。

    我就碰见过一个,人家从乡下给我背上来,他不知道是什么。这腰鼓没蒙皮子,两头是通的。他说:“我不知道是什么,这个东西中间细、两头大,也盛不了水,也盛不了粮食,什么都干不了,这干吗的?“我当然装傻说:“我也不知道。“我们今天看到东西,有大量书可以去翻,大部分还能猜出来。当时找本书都很困难,根本找不到。信息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资讯,这个东西就得放弃。我就说:“我也不要,这东西太大了,干吗用啊?“那个人说:“你得念我从乡下背上来不容易,你多少也得给我点儿钱。“后来我就把它买了,至今还在我手里。后来我跟很多人说这事,人家都不相信,说怎么那么好的东西让你碰到了?但事实还就是让我碰上了,一生中遇到这样的事情算是传奇。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很特殊的一个朝代,其开放的程度不是今天能够想象的,当时有大量的文化交流。中外交流非常多,在长安城里到处都是外国人,有点儿像今天。当时外国人带来了很多外国物品,跟中国人交流,从而影响了中国的瓷器。

    比如唐代的龙柄凤首壶,除了龙柄和凤首是中国人的概念外,壶的造型以及壶身凸起的人物装饰,都是受西域影响的。这件东西现在故宫,定为国宝。它在解放前就出土了,在一个大古董商的手里。解放后,政府跟这个古董商商量,希望把这个壶匀给国家。古董商贪,想卖高价,国家当然不高兴他卖高价,他也知趣,想了想没什么办法,最后归了国家,现在故宫博物院里常年展出。这种龙柄凤首壶,如此精美的可能就故宫这一件,后来陆陆续续又出土过一些,但都没这件精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国潮1980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讨逆 盖世神医 男神,你人设崩了! 文豪1978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华娱从男模开始 重燃青葱时代 我不是文豪 修罗剑神 1979黄金时代 开错外挂怎么办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至尊战王 大国军垦 混沌天帝诀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捞尸人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漂亮朋友 好运时间 顶级诱捕公式 仵作惊华 覆水满杯 黑天 雪意和五点钟 蜜桃甜 忤逆本能 薄荷酒 人人都爱女主角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穿书拯救悲惨反派 延迟心动 完美无缺 斗爱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