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怎么学(第 1/4 页)
安迪的上班时间是非常自由的,当然这不是因为他本身的才华。其实欧美有一个值得借鉴的地方就是时间优化。
华夏往往会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结果现在从小学开始就是数不清的抄书背书早上进去,和月亮一起回家。
其实在十几年前,小学根本没有这么多的繁琐,下午还有课外活动的自由时间,作业也很少。难道那个时候就没有人才?
其实人才不是依靠这种完全和素质教育无关的应试教育培养的。嘴上说是要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其实实际做的是完全反了过来。
学习的效率才最重要。
一个最简单的比方,你每天让学生把那些课文单词抄十几遍其实是最没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很简单的证明就是许多小学的周考和月考成绩。
直接就是两级分化,不及格的和优秀的基本持平,六十分左右的大多数。老师家长会推卸责任说人的智商有先天差距,他也没有办法。
但实际上,就是这种教育本身出现了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还不如古代的私塾设计的好。虽然那个时候是只学语文。
但其实是还要同时学习书法绘画音乐射箭这些君子六艺。
而现在的教育恰恰是放弃了书画音乐对弈这些真正陶冶情操的知识学问,可谓舍本求末。
而且大多数的小学英语老师都是不合格的。一个最简单的对比,华夏的小学六年的时间在抄书背书做题目中度过,仅仅学了语文数学外语。但与之对比的米国小学,学的是语文就分成精读和泛读,数学还有科学。而且这个科学是包含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的。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怎么学?掌握一个知识,现在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从小其实就应该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独立精神。
那么,哪怕是语文的作文,也是可以开放性的拿出一个课题,让学生组成小团队查阅资料合作完成。别小看这一点,从小养成的三观其实是特别重要的。
而且我们的小学从小就是那种不能质疑的教学,永远只有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其实,哪怕是数学都有多种解决方法,而语文的阅读理解这些,往往那些标准答案都是似是而非的。
这样唯一的后果就是聪明的孩子会去放弃自己的独立思维,而是揣摩出卷人的想法,其实就是主动戴上面具。当然,这或许正是高层希望看到的。
这和古代科举何其相似?
考生作文完全都是先弄清楚改卷的座师是什么观点,然后投其所好的写作。所以那些考中的文章都是一个特点:四平八稳,花团锦簇,不敢发挥。
就这个最后还进化成了八股文。现在的教育其实就是在用短短几十年去完成古代几千年的八股文进化。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