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冒牌神医(上)(第 3/4 页)
温德眼下已经知道自己出现的群山是“贺兰山脉”,如今所在的应该是以银川为标志的那一带平原。
这里自古以来便是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第一道屏障,被汉所掌握,温德是既惊喜又好奇的,同时也让来历的说辞细节能跟更丰满些。
他只说山中无岁月,年幼就跟师父一起生活,对外界几乎一无所知;又道师父十分厉害,自己性子未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师父一身本事只学了十之一二而已。
但对很多都有点涉猎,比如儒学那套四书五经,又如医术什么的,强身健体的本事也有那么一点——有资料库做后盾,温德自卖自夸倒也不怕绷不住。
于是张信沉吟了会儿,途中还出去过一趟——却是张达妻子所请的大夫到了,他对张达的伤势看了又看,发现温德急救已经完美,不必再动手,就留下几副药剂收了诊金后告辞了——再回来后,似是在对温德的意见上有了统一的决定。
就对温德讲他的身份来历可能会有一些麻烦,无外乎古代一贯采用的籍贯、路引那套,没什么新鲜的;但除此之外又多了种俗称“侠义证”的玩意儿,乃是为朝廷所认可的名门大派为弟子外出游历,行侠仗义所出具的身份证明。
倒让温德蛮想吐槽的:这世界感情是奉旨行侠的啊……
张信说外出没有这两种东西会有很多麻烦,遇到严厉的甚至要被刑罚。
寻常人要办理的话,需要保长、村正的证明。
而如温德这般的……在这个世上倒也不算罕见,朝廷上也有惯例——隐居出山者需证明自己的能力,归于侠客之流,否则以流民处之,由地县官安置并需服役。
张信倒比温德更有信心,认为他能得到证明。可又说温德下山时机不好:“近数十年里,江南海贸愈发昌盛,西进沿丝路而行的商家不比往昔,西域都护府兵祸又起,胡寇也不再安份,是以……”对温德这样忽然冒出来,又没有身份可疑人士就查的要严格了不少。
温德听他见识倒是比张达广博了不少,询问下方知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倒是有些刮目相看,但对张信所建议的“暂时居住于此,从长计议”又是不置可否。
路引什么的对温德来说不是麻烦,他刚刚还拿了份在手中细细看看过,用创作弄出个来自然也是分分钟的事情,保证就是“真的”。
他不欲在这里久留,可听闻温德说要告辞,张达竟是挡住大门,说着“大恩无以回报,还请叫我款待一二”,长跪不起。
温德有点架不住,同时也是想看看是多疑了,还是这张信几人有什么想法,留下几天至少把口音、交流问题解决了也是不错。
最终就留了下来。
张达开心不已,使人杀鸡、割肉、买酒设宴款待略过不提。
温德看他行动不便,还担心腿伤难免束手束脚的,就让人买了大量生石膏做熟后帮张达将伤势固定。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