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0,第230章 都怪我没说清楚(第 2/4 页)
看到邱烨脸上那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容,众人的脸色有些发黑,因为他们都敏锐的捕捉到,这厮就是在得瑟!!
“烨子,问一下你那朋友,还缺跑腿小弟吗?”牛庄一副要抱大腿的样子,即便他是牛家的子弟,交友广阔,也没有这种一个电话,能借来三亿美金的朋友。
这话也代表了其他人的心思,全都看向了邱烨,目光充满了羡慕,能交到那样的朋友,用三生有幸这个词汇,一点都不过分!
“哈哈,如果你想去米国发展,我可以帮你牵线。”邱烨笑眯眯的道。
“烨子,你这朋友,什么来头啊?”牛庄问道。
“她啊,米国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帮过她几次。”邱烨轻描淡写的道。
牛庄咽了口唾沫,帮了几次,就能借到这么多钱,真难想象,烨子这家伙,到底帮了人家多大的忙。
而且,牛庄是豪门子弟,算是处于江城上流社会,越是懂得‘阶级固化’的存在。
什么是阶级固化?
很多普通人可能已经感觉到这个道理,但却没有一个准确的意识。
用一个简单的俗语来形容,那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首先,任何交际的本质,是互利互助。
富人是不可能和乞丐交朋友的,因为他们没有交集,乞丐也无法给富人提供任何利益价值。
富人的交际圈,只能是政商。而乞丐的交际圈,就是在乞丐窝里。
在学校读书的学生,除了家乡之外,大多都是同一个学校里的同学。
在公司上班的员工,交际圈也大多是同事。
乡镇居民,交际圈就是同一个镇上的居民。
世族子弟的交际圈,是这个城市里,其他的世族子弟。
低产阶级,顶多能接到一两个中产阶级的朋友。
中产阶级是同理,顶多交到几个高产阶级的朋友。
就拿牛庄和邱烨来说,二人在学生时代,是极好的朋友,这一点,可以从同学聚会中,在绝大多数同学都在恶意灌酒的时候,牛庄却肯为邱烨拼命挡酒,得到证明。
但牛庄知道,他和邱烨,依然存在阶级不同的问题。
因为身处的环境不同,交际圈也不一样,牛庄不会去接触邱烨所在的层面,同样的,他也认为,邱烨接触不到他所在的层面。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