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逆臣(二十一)(第 2/4 页)
“达素给金口镇、纸坊守军下死命令,必须坚守到……”
“胡全才抓紧修葺汉阳府城城墙,并增设炮台……”
“达素命南昌驻防八旗控制水门及水师……”
“……”
一沓子报告,清一色的来自于湖广天地会。李定国一一翻看,对于陈凯搞出的这个天地会更是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但是,赞叹过后,他很快就发现了问题,一个完全不可思议的问题。
“等等,怎么都是达素和胡全才在下令,洪承畴呢!”暅
………………
京杭大运河上,一艘清廷的官船正在缓缓向北驶去。船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却不见任何旗号,来往的船只都是走惯了这条运河的,见得此状便纷纷让开了主航道。
官船如入无人之境般向北航行着,最内里的一间船舱里,昏黄的烛火仿佛静止不动似的在烛台上默默燃烧着,窗子未有打开,空气亦是愈加混浊,若非是尚且还能听到些呼吸的声响,以及烛火时而爆起的火花,便恍如是身处于尘封千年的墓室之中。
不知过去了多久,烛光渐渐衰微,随着船的稍一摇晃,便熄灭于无。黑暗中,一个脚步声匆匆踱到桌前,换上了一根新烛,在微弱的光中依稀可见是个书童打扮的少年长舒了一口大气。待其转过头去,那宛如棺椁的拔步床上,枯槁得几乎只剩一把骨头的老人似乎动了动,那书童上前看了一眼,便连忙冲出了船舱。
很快的,一大群郎中、文官和武将便蜂拥而入。待几个郎中依次把过了脉象,又低声交流了一番后,一个年纪最大也最具名医气质的郎中便对其中一个年近四十,官服上补子上绣着锦鸡的文官将他们诊断的病情汇总了一番。
文官面露忧色,却还是好生将他们送了出去,而后与其他几个文官和武将聊了几句,便要出去,却只听得一声微弱的呼唤,便连忙冲到了床头。
“亨九。”暅
“老经略。”
“洪经略。”
一众文武官员你一句我一句的,很快的,为首的文官便记起了郎中的嘱咐——洪承畴的病见不得风,但这船舱气闷,最好不要待太多人,于是他便将众人都请了出去。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