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鹿洞之谋(中)(第 4/4 页)

    在祭坛上,楚南怀回答他的问题之前,他在脑海里就推理过白鹿洞的布局。在他的想象中,那是另外一个故事。在那个故事里,李晔是被白鹿洞推出来吸引各方仇恨的靶子。

    李晔一度认为,自己的那个推理就是真相。只不过这里面也还有很多疑点,所以他在回过神来之后,才没有直接对楚南怀动手。

    最大的疑点,其实也是李晔得出那个结论的最大的论据:凤歧山之战和河东之役。在这两场战役中,白鹿洞帮助李晔赢得强敌,获得极大成长,也吸引了仙廷、佛域仇恨。

    但问题在于,这两场战役都凶险异常,李晔能成为最后的胜者,其实楚南怀的帮助只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他自身的实力超乎常理。

    这里面有很多变量,是楚南怀也无法预料的,譬如说李晔在凤歧山能手刃那么多释门金刚境,在秘境能和飞鸿大士联手,并且最终“化敌为友”。

    也就是说,楚南怀事先也根本就不能确定,李晔能否得胜。他之所以能胜,是各方拼了性命换来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李晔这个“靶子”能不能竖起来,事先根本无法预料。

    而且就事实而言,可能性极小。

    如果白鹿洞的谋划,是把希望寄托在概率如此小的事件上,那白鹿洞也就不是那个“世人不知白鹿洞,天下人杰无师门”的白鹿洞了。

    相反,只有白鹿洞是真心辅佐李晔,打定了主意跟他同奋斗共存亡,楚南怀的所作所为才解释得通。因为同奋斗共存亡,本就不一定成功的。

    不一定成功的事,不能作为前提,只能作为目标。

    那么李晔心中仅剩的疑点,就是八公山之役,李岘是怎么入瓮的。

    李岘的回答格外言简意赅:“因为天子敕令。”

    李晔愣住。

    这个回答当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却又如此真实。

    “大战将胜之际,宦官刘行深带来了陛下的敕令,要我无论如何,必须带回庞勋的人头。”李岘补充道。

    李晔默然。

    对于一生致力于匡扶大唐,生社稷死社稷的李岘而言,皇帝的旨意根本无法违逆。

    这也解释了,为何李岘侥幸活下来,并且修为踏入真人境,再回长安之后,愿意帮助李晔“谋反”,将李俨扶上帝位。

    意识到这点,李晔只能苦笑摇头。其实他早该想到,以李岘的才智,如果真是楚南怀把他引去八公山的,他不会没有察觉,也就不会到现在还跟楚南怀相处。

    李岘忽然问李晔:“对白鹿洞的布局,你怎么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叩问仙道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彼岸之主 过河卒 玄鉴仙族 神话之后 五仙门 武圣! 修仙琐录 阵问长生 志怪书 仙人消失之后 山河志异 剑啸灵霄 魔门败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盖世双谐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啸灵霄 剑来 我不想上梁山 九阴九阳 彼岸之主 武圣! 武道天途 为龙之道 中州录 小狐妃,太凶萌 卧虎藏龙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阵问长生 志怪书 神话之后 仙父 过河卒 不朽凡人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