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鹿洞之谋(中)(第 3/4 页)

    按照地球上的说法,武王伐纣,也即“封神之役”,是截教与阐教之争,通天教主作为截教教主,最终战败。而究其根由,自然是违逆大势,帮衬无道的纣王。

    但听楚南怀此言,很明显此界的武王伐纣之役,跟李晔熟知的版本大相径庭。不过这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李晔已经习惯了两界的差异。

    李晔思绪飘飞的时候,楚南怀并未停止言语:“当时商纣王雄才大略,不服仙廷对人间的统治,继位为王后,想要重现人皇之治。他意与仙廷划清界限,让人间百姓做自己的主人,破除众生对仙廷的香火供奉,重塑人间秩序。”

    “为此,纣王拆神像,毁道观,并时常公然出言忤逆仙廷。仙帝闻之大怒,派遣仙官下凡,持‘神谕’呵斥纣王,责令其立即‘迷途知返’。纣王当然不会听从,在朝堂上当众撕毁‘神谕’,并轰走仙官。随后,纣王开始处斩那些虔诚侍奉仙廷的大臣。仙廷由是震怒,遂令西岐文王纠集大军,联合各路诸侯,发动攻商之战。”

    “教主素来与仙帝不合,于是号召门人弟子,襄助纣王,与仙廷大战,这便是武王伐纣之役。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教主战败被囚,门人弟子死伤惨重。”

    楚南怀说这些往事的时候,红孩儿、尤达枭等人,都听得津津有味,一点也没有怀疑的意思,很显然,他们都认为对方说的是事实。

    李晔见状,也唯有继续听下去。

    穿越前,李晔知道的武王伐纣版本,自然是纣王无道,所以被群起而攻之。不过史书都是胜利者写的,所谓成王败寇,历史的真相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当然,李晔就是随便想想,毕竟此界不是地球,故事的版本很可能原本就不同。

    依照楚南怀的讲述,此界的通天教主,貌似也跟地球上不一样,对方仅仅是仙廷仙人中,跟仙帝政见不合的另一方势力而已。

    楚南怀道:“教主被囚后,本教式微,只能选择蛰伏。大周末年,诸侯并起,自相征伐,王室威严不存,天下再度陷入大乱。于是百家争鸣,共同挑战仙廷统治秩序,是为春秋战国。本教先贤鬼谷子,由此下界开山立派,收受门徒,延续香火,参与天下大争,世间遂有白鹿洞。”

    说到这,事情大体清楚了。

    楚南怀看向李晔:“春秋战国,还没有儒释道兵鼎立之局,而是百家争鸣,乱成一团,这才有本门立身的机会。而本门为免势大,引起仙廷过多忌惮,所以每代弟子只收七人。”

    “七人要争天下,难度非常,自然不能拘泥于哪一门的学问。所以白鹿洞自建立之日起,就是以纵横、权谋之术著称,而且兼修百家之学。也因如此,白鹿洞门人要么不出,出则必然名动天下!”

    言语罢了,楚南怀向众人示意李岘,那意思再明显不过,李岘就是白鹿洞弟子中的典范。

    这个故事让圣子圣婴等人听得如痴如醉,脸上都有十分满足的表情,很是尽兴的模样。

    ......

    从祭坛下来,众妖各自去休息,李晔自然‘鸠占鹊巢’,入住了李克用的郡王府,同行的除了苏娥眉、南宫第一等人,李岘也在其中。

    方经大战,苏娥眉等人都去休整、修炼。李晔在房中默然坐了半响,觉得有些不太自在,索性去找李岘。

    “当年八公山之役,到底是怎么回事?”李晔坐下后就直接问李晔。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五仙门 神话之后 武圣! 玄鉴仙族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修仙琐录 阵问长生 志怪书 仙人消失之后 山河志异 剑啸灵霄 魔门败类 叩问仙道 过河卒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盖世双谐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啸灵霄 剑来 我不想上梁山 九阴九阳 彼岸之主 武圣! 中州录 武道天途 为龙之道 小狐妃,太凶萌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卧虎藏龙 神话之后 志怪书 仙父 阵问长生 过河卒 不朽凡人 仙人消失之后